校園即時影像

培正電郵系統

中德國際古琴藝術節獲二金四銀一銅2024-08-18

5360 20240824160440 0

二○二四中德國際古琴藝術節暨音樂大賽全球總決賽,本月十三日在德國柏林舉行,澳門培正中學中樂團獲二金四銀一銅佳績。

大賽由中國駐德國法蘭克福總領事館指導,德國歐洲時報文化傳播集團、中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柏林藝術大學、柏林琪塔黛拉古堡、紫霞琴院主辦,主辦單位邀請了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趙曉霞、國際古琴學會副會長楊青、德國李斯特音樂學院教授李蓬蓬、法國巴黎寧心琴院院長楊麗寧、澳門古琴古箏演奏家梁迪嘉組成專家評委團,比賽嚴謹,採取即場亮分制,分成人專業組、業餘組;青、少年專業組、業餘組,兒童組。
是次大賽通過與來自中國、德國、法國、丹麥及中國香港等選手激烈競賽,本澳兩位培正中學學生、國樂傳承人龍紫嵐(古琴),國風傳承人陳子朗(古箏),技藝超凡,音樂表達感人,鮮明的個人特色奪取音樂大賽全球總決賽金獎兼獎學金,龍紫嵐並獲得由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公參黃偉頒發為表彰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作出貢獻的“評委特別大獎”。
獲得銀獎兼獎學金的隊員分別有古箏組別:陳子謙、朱子晴,古琴組別:楊梓悠、梁紫玥,古箏組別銅獎兼獎學金:朱子喻。

大賽頒獎典禮本月十四日在柏林琪塔黛拉古堡隆重舉行,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翟謙,大使館教育處公參黃偉,柏林市政官員、僑聯代表及音樂愛好者出席頒獎禮及聆聽音樂會,澳門代表團全體獲獎者與剛赴台灣參加二○二四卓越盃國際音樂公開賽總決賽小學二年級組冠軍的楊梓清,一同以古琴、古箏、小提琴及鋼琴獲邀在頒獎典禮演出。值得一提的是,由龍紫嵐演唱的澳門原創歌曲、為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獻禮作品《多情的詩篇》,特邀在頒獎禮上獻唱,在國際舞台上展示澳門青少年風采,傳頌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國際中學生陳嘉庚常識比賽榮獲殿軍及最佳學校組織獎2024-08-17

5358 20240824160006 2

本校高一學生陳軒賢、林堉成、黃寶穎、陳鶴珣和郭芷璿組成的“澳門培正中學第1隊”,在歷史科張海珊老師帶領下參加了“第四屆國際中學生陳嘉庚常識比賽”,同學們成績斐然,最終在該項國際賽事榮獲殿軍,是澳門唯一一隊晉級決賽的代表隊伍。

此次比賽吸引了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等6個國家和地區共86所學校、435支隊伍及2175名中學生參賽,創下歷屆參賽人數之最。經過數輪激烈的角逐,本校不僅獲得“最佳組織獎”,還有3支隊伍在初賽中表現優異,獲得“地區10強”的榮譽。

憑藉卓越的成績,同學們獲邀參加“重走嘉庚路”馬來西亞遊學團,於7月31日至8月5日,與指導老師張海珊一同到訪吉隆坡,展開一系列實地參觀及文化交流活動。在活動中,同學們親身參與了二十四節令鼓、舞獅及巴迪蠟染等傳統文化活動,並特別安排前往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港登船參觀中國廈門大學“嘉庚”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認識國家對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境保護、航海教育的重視,增進了對中國近代歷史及國家建設的理解。

這次行程不僅讓同學們深入體會“嘉庚精神”,了解當地華僑的堅韌與拼搏的歷史及吉隆坡的多元文化,更培養了他們的愛國情懷,進一步通曉中國歷史,並塑造了正向的世界觀、歷史觀和價值觀,體現了“從僑到橋”的理念。

本校同學獲獎名單如下:
獎項:殿軍、中國澳門賽區十強
隊員:陳軒賢、林堉成、黃寶穎、陳鶴珣、郭芷璿
指導老師:張海珊
獎項:全球十六強、中國澳門賽區十強
隊員:潘子健、陳佑、陳柏諭、鍾天健、曾煒彬
指導老師:張海珊
獎項:中國澳門賽區十強
隊員:陳愷婷、葉芷諾、林巧欣、郭美慧、何宇恆
指導老師:易敏彥

參與紫荊模聯獲「最佳潛力記者」獎項2024-08-17

5359 20240824160204 2

清華大學學生模擬聯合國協會與清華大學學生全球戰略研究協會主辦「2024年紫荊模擬聯合國會議」於7月22至24日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校高二愛郭沁雪同學通過學測選拔,爭獲代表席位,由王文靜老師帶領前往。

郭沁雪同學為中文委員會主新聞會議中心唯一的澳門中學生代表,在會議上表現出色,成功獲得「最佳潛力記者」獎項。

是次會議中,代表們圍繞「聯合國未來峰會—科學、技術和創新與數字合作」主題進行探討,就構建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續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體系展開討論與爭辯,主新聞中心代表則在最前線進行報導,用文字推動會場的輿論發展。

是次會議獲得唐仲英基金會、清華大學學生會和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研究生會的支持,並吸引到全國各地多所高校及高中在校生的參與。師生均感獲益良多。

代表澳門參加首屆國際人工智能奧林匹克獲銅牌2024-08-16

5356 20240824155630 1

8月9日至15日,本校學生梁嘉浩、施人銘、郭芷璿及陳芷澄在李振邦老師指導和帶領下,以澳門代表身份前往保加利亞參加首屆國際人工智能奧林匹克(IOAI)。經過scientific round和practical round兩輪比賽,最終獲得賽事practical round的銅牌,值得嘉許。

IOAI 第一屆舉辦已吸引全球34個國家及地區,共44支隊伍參賽。本屆IOAI scientific round的題目圍繞着機器學習(ML)、計算機視覺(CV)、自然語言處理(NLP)三大主題,參賽者需利用python編程來訓練深度神經網絡模型,並在限時內完成模型訓練和測試。Practical round則使用賽會指定的生成式AI平台,按要求完成圖像和視頻的生成。

是次活動不僅是一項國際性競賽,同時也是學生學習人工智能的寶貴經驗。主辦方安排了由大學教授、Google DeepMind 科學家以及業界人士為參賽學生講解現代人工智能的原理及實踐,並提供不同工作坊讓學生進行選擇,以實作方式加深學生對生成式AI的認知。

通過參與國際競賽,不僅擴闊了學生的國際視野,亦讓學生認識到一班來自世界各地對人工智能抱有熱誠的朋友,為他們未來建立世界性的聯繫網絡。來年我們將繼續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際科學奧林匹克賽事。

參加中報全國模聯2024-08-15

5355 20240824155417 2

本校國際議題研習學會派出高二陳天証以及高一羅智祥同學於8月1至4日前往江蘇宜興窯湖小鎮參與 “2024中報全國模聯活動”,並由劉梓晴老師帶領前往。

陳天証同學於“The 29th Conference of Party of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中奪得“Honorable Mention 榮譽提名”,而本校亦獲得“優秀組織獎”。

是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1300多名學生參與,與會者圍繞論壇主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展開了熱烈的研究與討論,充分展現了青少年的家國情懷和世界胸懷。

“2024中報全國模聯活動”一直秉持“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的活動理念,發揮國際化素質教育活動平台優勢,著力搭建青年互學互鑒、共同成長的新平台,為全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提供青年智慧,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青春力量。師生們積極參與活動,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