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即時影像

培正電郵系統

學習國家體育成就 支持體育強國2022-11-10

3694 20221111093837

(澳門日報報道) 是次競賽中學冠軍組別之一的培正中學參賽學生吳彥澍、江禧源及謝宛珊分享,其在備賽過程中,透過豐富的閱讀,深入學習國家推進體育事業的發展歷程,以及認識國家體育健將在國際競技舞台上取得的驕人成績以及所展現的體育精神;同時亦啟發他們在往後的學習中繼續秉持勇於挑戰、追求卓越的信念,並主動了解各個體育項目的時事新聞及相關資訊,汲取課本以外的知識,對提升自身的軟實力及個人發展有莫大助益。此外,他們更藉着比賽獲得了深厚的友誼,深刻體會到“中華體育精神”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全文 -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11/10/content_1633627.htm.

國際基因工程賽培正獲亞2022-11-08

3689 20221109113310 2

(澳門日報報道)澳門培正中學師生日前組隊參與“二○二二國際基因工程機器(iGEM)競賽”,與全球三百五十隊大學及中學,超過一萬人線上線下同時競技。他們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發的“水培系統的植物激素控制與酸鹼值調控”為題,於近日參加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辦的國際基因工程機器競賽首獲中學組(High School Track)全球第二,同時連續第四年被評為金獎,此外,該項目更囊括中學組可持續發展獎和硬件設計獎。

該隊伍以優化水耕種植法,提供在都市中進行水耕種植的改良方法,可減少空間,因而減少因輸入蔬菜的交通運輸所產生的碳排放,達致可持續的環保發展。在動手研究課題之際,該隊伍親自走到澳門都市農場取經並了解水耕原理,他們研究針對傳統水耕種植的兩項主要的缺點:一是需要定期更換營養液,以防止酸鹼值的變化影響植物生長,解決這問題需要人工干預。針對這問題,他們對大腸桿菌進行了改造,使其包含一個名為Genetic pH Shooting (GPS)的基因調控酸鹼度的系統,可以在需要時自動中和水耕營養液。此外,該隊開發了荷爾蒙結合域(Hormone Binding Domains, HBDs),以更好地調節會減慢種子發芽的荷爾蒙的釋放,從而可減少種子發芽所需的天數。另外,為了讓澳門更多人重視環境保護及減碳的重要,該隊通過結合各組數據及不同的使用率計算出只需在一成澳門商住及住宅用地設立他們項目的水耕系統便可以每個月減少近一萬二千公斤碳排放,為澳門減排出一分力。

詳細澳門日報報道: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11/08/content_1633258.htm

本校學生考獲維也納鋼琴演奏級資格2022-09-15

3566 20220916091407

(澳門日報報道) 澳門十七歲少女鋼琴手楊寧日前以優秀成績考獲維也納音樂考試局最高等演奏級資格(SSPZ),演奏水平相等於鋼琴演奏碩士畢業生,為本澳首名SSPZ合格者。
楊寧現就讀培正中學高中三年級,是琴弦藝術教育中心精英鋼琴學生。楊寧表示,自己花費相當多時間揣摩樂曲結構和音色處理。雖然考試要求的是碩士水平,但恩師挑選了一些博士水平的曲目,讓其有機會挑戰自我。考試中最深刻曲目則是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因為考試官對其音樂作出相當高的評價。

詳細澳門日報報道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9/15/content_1621559.htm

核檢站陸續遷出校舍利開學2022-08-05

澳門日報報道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8/05/content_1613208.htm

核檢站陸續遷出校舍利開學

【本報消息】疫情期間,多所學校成為核酸檢測站,培正中學是其中之一。立法議員、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表示,校舍近日已還給校方,原採樣空間稍後有相關人員進行深層次清潔及消毒,學校先開展校舍其他地方的一些必要工程。也指今波疫情來得較急,師生未能及時取回在校內的物品,校方將啟動相關工作,安排師生分批回校取物品,為開學做好準備。

高錦輝感謝各校教師、校工、公務員、義工,以及在不同崗位上負責抗疫的工作人員,為居民服務,令是次嚴重的疫情能“清零”。

部分書本因疫未齊

他表示可預見九月的開學會有不少挑戰,因疫情下六月突然停課,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尤其對將要升大的高三學生,希望抓住九月開學的面授課程,作好調整及心理準備。其次是購書問題,因疫情關係,有關書店早前安排了各校家長分批到店購書,但得悉有些書本因疫情關係,目前仍未運到澳門,這些問題確為家長帶來不便。

教師做好兩手準備

有見及此,校方馬上調整相關安排,為有需要的家長集體訂購。倘在開學時學生書本仍未到貨,教師會做好兩手準備,把相關教材透過網上平台先發放給學生,在不影響學習進度的情況下,調整相關教學安排。假若不幸疫情反覆,師生未能回校面授,校方也做了網上家長會及網上學習等預案,以保障學生學業不受影響。校方也將配合政府防疫工作,及時向政府報備師生的健康狀況等。

由於每年政府也會藉暑假進行路面維修工程,他指今年疫情下,相關進度或受影響,希望政府把握工期,及早為開學做好相關的交通安排。

培正冀育跨學科高端人才2022-04-22

3376 20220422091120 22042210

教青局自二○一九/二○二○學年推出“綜合應用技能教育先導計劃”,鼓勵及支持學校建構具特色的校本技能應用課程。參與計劃的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表示,有關教師既要有理論基礎,又需具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較嚴格。希望不同技能的專業人士可加入教師團隊,豐富高端技術教育,並為現時教師提供系統培訓,把技術引入到正規課堂,提升學生技能。

據教青局資料,“綜合應用技能教育先導計劃”本學年有廿九校部參與,開辦五十五個課程,受益班數約二百八十多班,學生超過八千六百人。

增本土認同感

高錦輝指出,該校在多年前已開展跨學科課程,最初在初一、初二年級試行,其後逐步推進,至今小五至高三年級均設跨學科課程。今學年各年級合共有十個課程,因應教師特長並在符合“基本學力要求”的前提下,推出涵蓋機器人、遊戲設計、科學探究、樂高工程等項目,發掘學生興趣。部分課程更與澳門博物館、澳門大學、科學館等合作,部分課時移師至有關場地上課,令課程發展更多元。

在開展課程後,看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傳統科學課更濃,並學到多方面知識,學以致用。以聯課項目設計大三巴APP為例,學生吸取科技知識、提升本土文化,從中培養愛國愛澳精神,在掌握相關技能後,學生或會於其他專業方面有所發展。

加強動手操作

高錦輝認為,學生要掌握基本知識後才能動手操作,潛移默化中使知識更牢固,學習成效更佳。相信透過計劃,未來參與的學校將越來越多,跨校交流並聯動不同機構,令到學習課程更豐富有趣。由於課程綜合不同技能,教學人員非僅在大學完成物理、機械工程便能教學。希望未來推行跨學科課程時,綜合型人才能作跨學科教學,在專業上有更大彈性,使教師發揮所長,實現跨學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