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正生研發大三巴介紹APP2022-04-22

政府有意利用VR虛擬實境技術,回復澳門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祿教堂)燒燬前的原貌,作線上旅遊推廣。培正中學剛好在跨學科課程中,師生研發出大三巴介紹APP,透過三維建模呈現大三巴建築特色,並以電子圖鑑介紹大三巴上雕像及石像背後的歷史文化故事。APP亦結合VR及AR技術,呈現當年聖保祿教堂被火焰吞沒前的原貌。
培正中學AR/VR技術探究課程總監、教師溫紫峰表示,STEAM課程把科技、數理、藝術課程相結合,以VR技術推廣傳統中華文化及澳門的獨特世遺。
作為該校特色課程,師生設計的APP具互動功能,用戶可以“無人機”的視覺,觀賞大三巴各細節及相應的文字介紹。
三維建模趣味強
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使用到三維建模及編程技術,從中加深了解大三巴背後的歷史和文化意義。其坦言課程具一定難度,學生在學習知識、工具外,還要利用所學創造新的價值,並以實際項目應用書本知識。由於課堂具趣味性、應用性強,學生接受程度較高、興趣較濃。
該項目與澳門博物館合作,逢周二於澳門博物館授課,開展設計與科學及視覺藝術課,讓學生通過參觀澳門博物館展覽及館藏,了解澳門的歷史文化。此外,計劃在六月廿四日起為期一周於澳門博物館,展出學生的學習成果。
參與項目的黎同學表示,對比一般課堂,跨學科教學吸收的知識更多、課堂更有趣,雖有一定難度,但透過操作使知識更易入腦、很易上手,培養學習興趣。同時能把知識應用起來,與其他人合作研發出一個APP,很有成就感。
王同學則指從小對電腦感興趣,之前在網上看到三維建模已很想深入了解,學校結合編程、藝術及數理教學,啟發其學習興趣,更會自己上網看片研究,希望未來在這方面發展。
本校同學參與科研成果推廣活動獲媒體點評2022-04-17

近日,澳門培正中學同學積極參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主辦的本澳的科研成果推廣活動,共同提高本地科研成果的的知名度。
澳門科技大學張康教授的基於人工智能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的診斷核心關鍵技術的科研項目,可在20秒內高效區分新冠肺炎與其他病毒性肺炎並可預測危重等級。為推廣此新技術,澳門培正中學同學們設置了三個推廣環節,分別有在線遊戲,線下游戲以及宣傳小劇場。通過此項活動,有利於將科研成果帶入群眾日常生活,拉近大眾與科技的距離,使得科研成果的利用率上升,為疫情診斷技術注入新活力。
此外,澳門培正中學同學特別為此項目設計了專屬標誌,此設計應用在多款活動紀念品中,加強此項目的推廣力度,同時推動本地創作與創新產品的發展,將科研成果的普及推向年輕化發展。澳門培正中學緊貼社會時事現狀,積極參與科研抗疫的宣傳與推廣活動,響應政府科學防疫號召,促進科技的相互交流。
轉載自人民日報: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27992507/rmh27992507?fbclid=IwAR0NKEdJBG8ThKjs3kwXJqY42BvSV6oBQH4v-7UJZAuEbxjnSP2DQXWstfs
四成家長願意讓小幼學童接種新冠疫苗2022-02-23
詳細澳門日報報道 -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2/23/content_1578886.htm
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表示,校內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接種疫苗率約百分之八。因應教青局政策及呼籲,近期校方向相關家長收集讓子女接種疫苗的意願,現有約四成家長登記願意讓子女接種疫苗。家長反應比預期佳,相信受到香港疫情嚴重影響。
對於不願接種疫苗的學生,高錦輝稱校方不會作特別處理。他表示,他們和大學生不同,大學生未接種疫苗須每七日驗一次核酸,至今未收到任何這方面的訊息,相信亦不會採取這種做法,會以自願性質為主。
高錦輝表示,學童集體接種疫苗,有家長陪同能夠讓小朋友安心。接種疫苗後如有身體不適,學校會給予一天公假,如不適狀況持續兩三天,會彈性處理。而家長不讓子女在校園接種,可能亦考慮到學校要在指定時間接種,他相信約有五成三至十二歲學生會接種疫苗。此外,為讓家長了解疫苗資訊,學校已安排在本周六舉行講座,由專業兒科醫生進行講解。
高錦輝校長冀多關顧疫下學生2021-10-15
澳門日報報道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1-10/15/content_1549941.htm
高錦輝冀多關顧疫下學生
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認為,疫情期間,本澳學生或面對家庭收入減少、在家學習困難等,教育界宜深入了解學生困境、把握學生情況、系統完善學生資助機制,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關顧學生政策,及時做好關顧學生工作。
高錦輝表示,教青局設有的恆常資助機制,應針對學生不同需要,優化不同層面和渠道的援助政策。他提出若干意見,第一是加強關顧受疫情影響的學生。老師需加強關注學生情緒變化、身心健康,察覺學生家庭困難及發現情況時,馬上聯動駐校輔導員,作適切支援和跟進。
第二,學校及社團加大援助力度。根據學生情況,校方通過豁免、扣減、延期、分期繳付學費等不同校本措施,幫助有需要的同學;社團在原有獎助學金的基礎上,增加資助名額和金額、延長申請期等。
減貸學金月還款額
第三,減低每月貸學金最低還款額度及延長還款期限,以減輕新畢業生的經濟負擔。
第四,加強升學和進修支援。大學提供更多元的升學和進修資訊,鼓勵應屆畢業生繼續進修增值。
第五,增加內地升學名額。建議特區政府向國家教育部爭取增加一些熱門學校學科的升學名額,以滿足需求。
高錦輝認為,加緊落實各項支援措施,盡快讓有需要人士受惠,是社會各界的期望。並指大學保送和申請已陸續展開,高三同學宜充分利用好在家學習時間,遇有問題時主動與學校和老師聯繫。也呼籲本澳學校、社團、教師加強關顧受疫情影響的學生和家庭,形成多方支援格局,共度時艱。
關顧跨境生 減停課憂慮2021-10-05
澳門日報報道
https://appimg.modaily.cn/app/szb/pc/content/202110/05/content_148066.html
培正中學方面,昨日上午收到當局宣佈暫停復課安排後,隨即通過各種電子途徑通知全校師生及家長、校車司機,已抵校的教職員駐守校門提供協助。由於部分學生已回校,如小學生未能自行返家者,學校作出適當照顧,嚴守防疫指引,等待家長接回。對已回校準備復課且未接種疫苗的跨境中學生,按其家長意願,於昨日上午八時許接載他們往衛生中心接種疫苗,以便做好通關返回珠海的準備。
校方尤其關注跨境學生,因大部分跨境師生已回澳,個別在澳沒有居所的學生,會由家長陪同在澳租住酒店。部分跨境生則由當局安排入住慈青營,並由該校教師陪同到場及辦理入住手續,跟進日常起居需要,給予情緒輔導。據悉慈青營約十人一房,提供衣服、牙膏、牙刷、拖鞋等物資,會有人送餐至各人房間。今日起,用餐點改於已安裝隔板的飯堂,分時段進行,學子不能隨便離開營地。
昨晚起再次啟動全民核檢,培正學校暫不安排網課,形式與次輪全民核檢相若,學生以複習為主,不評核,也不用交作業,教師會透過網上與學生進行學習及心理輔導,以消減學子對停課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