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即時影像

培正電郵系統

「奔放・印象」藝術聯展開幕2025-04-09

6169 20250412090738 1

 

2025年4月1日,「奔放・印象」藝術聯展在培正中學(路環校部)開幕。這是三位才華橫溢、充滿活力的小學生首次聯合舉辦的藝術展覽。展覽通過大膽的筆觸與靈動的色彩運用,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們無畏的藝術創造力,突破了年輕一代藝術創作的傳統邊界。

Exhibitor 展出作品學生:
Audrey Ngan 顏嘉諭 (P1H)
Jayden Yu 余衍鋒 (P2H)
Yanice Lei 李昕蕎 (P4H)

Curator 策展人:
Mr. Kelvin Chiang 鄭存駿老師
Ms. Bianca Lei 李奕儒老師
Guiding Teacher 指導老師:
Mr. Kelvin Chiang 鄭存駿老師
Ms. Celia Yuen 袁愷程老師

澳門早晨專訪iGEM小組 聚焦廚餘再利用與綠色創新2025-04-09

6171 20250412091425 iGEM

本校iGEM小組負責人張慧敏老師、顧問林燕玲老師、劉千悅同學在「澳門早晨」節目中分享了他們在「2025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聯合本地日化用品生產商積極參與並展示產學研可持續發展成果及在展覽中的收穫。

https://www.tdm.com.mo/.../video/program-playlist/516140...

在節目中簡要分享了項目的內容:利用細胞壁降解酵素開發高效萃取過程的創新成果,使用一種特定酶組合,優化水蒸氣蒸餾法的提取方式;採用耐熱果膠酶與耐熱纖維素組合,能夠發揮酶的最大活性並最大化蒸餾效果,通過不同酶的組合,顯著提高精油提取量,同時提升精油香味,展示了本地優秀學子的環保及可持續發展創意。

重點講述項目的初衷是為協助澳門本地酒店業的環保可持續發展,並在與本地酒店的討論中發現了酒店花材和食材等廢棄廚餘中可升級循環利用的可能性。學生們因此利用澳門酒店業產生的廢棄廚餘,如橙皮,轉化為精油,並將提取技術申請專利,同時聯合澳門本地工廠前延環境科技(澳門)有限公司製成相關的洗浴及清潔用品,希望成品最終應用於澳門酒店業,實現全循環、可持續的綠色產學研項目;與此同時,「澳門製造」能夠大大減低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與「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初衷吻合。

其中橙皮精油製作成一系列的日用產品及清潔用品在法國比賽展覽和環保展都有展示,而未來希望這些產品能走向市場,與更多人分享可持續發展的成果,共同為澳門社會的環保事業出一分力。讓廚餘再次利用,賦予廚餘第二次生命,做到「化廢為寶」,並提出「從廚餘到精油,綠色產學研化廢為寶」的理念!

「共建安全校園」:防罪守法專題講座2025-04-08

6165 20250409120612 1

為增強師生的防範意識,營造校園安全環境,澳門培正中學圖書館於4月7日邀請司法警察局人員到校為高小至初中級師生進行專題講座,近千名師生參與。講座先由本校高三黃同學兼“滅罪小先鋒種子計劃”學員分享,勉勵在場的學弟妹勇於擔當,積極參與,協助警方宣揚防罪守法,共同維護法律正義。

其後,司法警察局關注少年組代表以真實的案例,提醒師生們應正確使用電腦及互聯網,網絡言行同樣受到法律的約束,切勿隨意在網絡散播謠言及作出欺凌行為,以免觸犯刑法。此外,教導同學們辨識不當的身體接觸,懂得保護自己,強化防範性侵意識及明確求助途徑,做個守法的好公民。

本校教師出席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會議2025-04-08

6166 20250409154612 1

本校英文科主任吳雄舟老師,聯同黃婉芳老師以澳門國際事務交流培訓協會成員身份,於上月8日至16日赴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第六十九屆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會議(CSW69)。會議期間,兩位老師與其他10名澳門代表共同策劃並主持了一場平行會議,向各國代表分享澳門過去30年在性別平等和女性賦權領域的成就與發展,並參與聯合國多場周邊會議、平行會議及專題分享,累積國際會議實務經驗。

英語教育對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公民和國際人才至關重要。兩位老師此行獲取的聯合國參會和議事實戰經驗,對指導學生參與國際事務、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家國情懷及鍛煉綜合能力具有實質助益。這些實踐經驗將為本校中學英語科組重點推動的英語聯課活動(包括Model UN、British Parliament Debate、Media & Public Relations、Global & Intercultural Interpretation等項目)注入創新動能與全球視野。本校英語課程將遵循「從模擬到實戰」、「從語言知識到綜合語言核心素養」的路徑,培養因應時代變化而不斷發展的國際人才。

四川山與城研學文化傳承之行2025-04-07

6162 20250409115302 1

3月24日至29日,本校開展了「感受山與城—中華傳統文化與生態學習計劃」活動,前往四川進行為期六天的研習活動。此次活動得到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教育基金的資助,由黃健主任、姚曉暉老師和黃慧儀老師帶領40位版畫學社及生物小組的學生,展開成都、平武、綿陽等地的研習交流之旅。

在這六日五夜的學習活動中,師生到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深入了解及認識各種高山的生態環境、王朗地區的野生動物及其保育工作。其後,前往平武中學、綿陽南山中學進行交流。於南山中學參觀了學校校史室、校園生態綠化區及美術館,並開展了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活動。在「青絲藍韻蠟染技藝傳習工作坊」中,師生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感受古老技藝在年輕生命中的生根發芽,讓豐富的民族文化在教育的大地上開花結果。下午參加了書法和毛筆製作等非世遺文化項目學習。毛筆傳承人介紹毛筆的歷史及製筆方法,同學們十分感興趣,並參與製筆示範。隨後運用書法結合現代手法進行創作,體驗到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晚上參與南山中學的校慶文藝晚會,同學們表演了《七子之歌》助興,與南中的莘莘學子們共同見證這個重要的時刻!

此外,師生們參觀了智慧農業示範基地,體驗傳統農耕與5G無人農場的差異,深刻感受中國現今高科技發展及科技對農業帶來的無人化與智能化便利。返回成都後,師生們參觀了成都博物館和成都美術館,認識了四川的歷史文化及中國書畫的魅力。

這六天的學習之旅圓滿結束,此次研學活動融合了藝術、生態、文化傳承實踐與家國情懷的愛國教育。除了欣賞四川巍峨壯麗的高山外,同學們還深入體驗了蠟染與書法的技巧,感悟文化藝術的內涵及其傳承的重要性,師生們均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