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參與AI與教育變革講座2025-08-27

在8月25日我校梁駿杰老師、秦光明老師、吳子勝老師、劉家晴老師、周棨俊老師、黃俊堯老師前往香港長沙灣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參與由香港辦學團體協會主辦的AI與教育變革講座。
會上來自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李艷教授分享在智能時代課堂下教師的身份轉變,特別提出了教師亦是一名學習者,適應時代變遷的浪潮與學生同行,培養新時代人才。另外來自北京師範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郭宇副教授則提出了在不同學科上人工智能的應用,包括了協助老師修改學生作文、審視錯題、生成練習等等。指出了人工智能可以為老師教學和日常工作,提供不同程度的輔助。
是次講座旨在提升我校老師使用不同AI工具在教學上的能力,同時加強老師使用AI工具學習時面對不同情況的處理能力,突顯我校在培養師生使用AI學習方面不斷進步,精益求精。
小Sing星合唱團受邀參演《嘉佳全能星中秋晚會》2025-08-26

本校小Sing星合唱團再次獲廣東廣播電視台嘉佳卡通衛視正式邀請,於8月25日參與了《2025嘉佳全能星中秋晚會》錄製,節目將於中秋佳節透過電視與網絡平台向全國觀眾展示藝術風采。
本場晚會以「花好月圓,共享幸福」為主題,匯集語言、歌舞、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合唱團憑藉出色表現獲得此次演出機會,中秋節當晚(10月6日)20:30通過嘉佳卡通衛視、觸TV、粵聽APP等平台同步播出。
此次演出不僅是本校藝術教育成果的展現,更是學生拓展視野的寶貴機會。期待孩子們在舞台綻放光彩,為觀眾帶來充滿童真的中秋祝福。
師生赴甘肅展開絲路文化研習之旅2025-08-25

7月23日至28日,我校師生代表團一行五人遠赴甘肅,參與由甘肅省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澳門甘肅聯誼會協辦的「大手牽小手,絲路一起走—甘肅歷史文化國情研習團」。
在為期六天的研學之旅中,師生們沿古絲綢之路展開深度考察。行程以蘭州為起點,穿越河西走廊歷史文化名城,張掖的七彩丹霞、高台的紅色記憶,最終抵達絲路明珠敦煌。
行程中,師生們走訪了當地學校與紅色教育基地,飽覽了甘肅獨具特色的自然與人文景觀。這一路的學習與體驗,使大家在愛國主義精神、文化認同感、歷史地理認知及人文素養等方面收穫頗豐,更深切領略到甘肅雄奇的自然風光與源遠流長的文化魅力。
第七屆培正盃模擬聯合國大會圓滿舉行2025-08-24

由澳門培正中學國際議題研習學會主辦的「二零二五培正盃模擬聯合國大會」於7月12日至14日在本校舉行。活動吸引來自廣州、四川、珠海以及本澳多間中學師生參與。
是次大會秘書處成員由國際議題研習學會的同學組成,分別為:
秘書長:何佩沛
副秘書長:郭沁雪
財務長:黃寶穎
設計及宣傳總監:易沁禧
中文學術總監:陳鶴珣
英文學術總監:潘子健
公共關係總監:黃若藍
會務總監:何宇恆、林裕彤
主席團負責人:文家誠、張子晗、胡碩孜
會場學術指導:歐陽智堅
主席團成員:陳鶴珣、李卓翹、劉開顏、曾煒迪、趙澤同、陳佑、鍾文皓、黃冕、劉哲、陳毅朗、楊梓灝、鄭啟揚、施人銘、潘子健
大會學術顧問為譚達賢主任,指導老師為王文靜老師。
在大會開幕式上,陳敬濂副校長致辭表示,培正盃從最初的校內嘗試,已經逐步成長為今日匯聚各校英才的學術平台。在「一國兩制」背景下,學校更是期望透過推廣模擬聯合國活動,為港澳及內地青年搭建交流平台,通過模擬外交實踐深化對國家發展認知,讓學生深刻瞭解祖國在全球交流中一直倡導的「世界公民」的概念。並希望同學們能夠保持對世界及祖國的關注和熱情,以自身的知識和力量為建立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大會秘書長何佩沛代表組委會致歡迎辭時則表示,作為澳門首個由中學生自主運營的模聯會議,培正盃七年來持續為青年提供學術平台。本屆設立中文常委、中文歷史委及首度新增的英文歷史委三個委員會,學術團隊創新設計會議議程。何秘書長分享自身模聯經歷,強調非正式磋商環節中的即興思辨最能鍛鍊能力。她特別感謝母校支持及學術團隊、志願者的付出,同時期許代表們在學術交鋒中深化對國際事務的理解。
作為本澳首個由中學生舉辦之模擬聯合國大會,「培正盃模擬聯合國大會」自2019年起至今已舉行至第七屆。而本次會議亦迎來了全新突破,除了本澳多間中學參與之外,亦獲得了來自廣州、珠海以及四川廣安市等多間學校的師生的大力支持。同時,本次會議增設了澳門觀光導賞及校園導賞,令不同地區的師生更加瞭解澳門文化以及發展。經過六個會期的商議,學術團隊根據代表提交文件質量、演辯及磋商技巧、對背景知識的把握與運用等多方面進行獎項評定,結果如下:
【中文委員會——扎伊爾河上的哀歌:2025年盧旺達——剛果民主共和國衝突】
鄭竣澤 傑出代表 (粵華英文中學)
鄧茜源 榮譽提名 (廣州市培正中學)
張炳榮 最佳立場 (自由模聯人)
周旅欣 最佳潛力 (廣州市培正中學)
【中文歷史特殊委員會——維也納和會】
陳施睿 最佳代表、最佳代表團 (勞校中學)
黃卓淇 傑出代表 (澳門培正中學)
安然 榮譽提名 (珠海一附實驗中學)
吳欣姿 最佳代表團 (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
張家堯 最佳代表團 (澳門浸信中學)
黃子嫣 最佳代表團 (澳門浸信中學)
鄧可雯 外交風採獎 (珠海一附實驗中學)
胡珈浠 極具潛力獎 (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
馮蘊鈿 極具潛力獎 (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
林妙堉 極具潛力獎 (澳門浸信中學)
梁永燊 極具潛力獎 (澳門培正中學)
曹心怡 最佳文件寫作獎 (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
【English Historical Committee - Yalta Conference】
鄭詩樂 Outstanding Delegate (澳門培正中學)
林文洛 Outstanding Delegate (澳門培正中學)
方奕棋 Honourable Mention (聖若瑟教區中學)
沈欣瑞 Honourable Mention (珠海一附實驗中學)
邱焯楠 Honourable Mention (澳門培正中學)
李文希 Best Diplomacy (廣州市為明學校)
湛薈雯 Best Potential (珠海一附實驗中學)
曹俊宗 Best Potential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本次活動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演講、溝通、寫作及思辨能力,更著眼於拓展其國際視野,提供認知與參與全球事務之途徑。與會期間,無論身處正式會場抑或議程以外的磋商中,同學們均秉持著外交風度,保持宏觀視野,立足既定立場,就各項議題闡述多元觀點。
為期三日的會議中,同學們嫻熟運用經濟、地理、國際關係等相關學科知識,其傑出的學術水準生動詮釋了新一代青年之外交風貌。大會亦將恪守宗旨,持續鼓勵青年學子深化對聯合國在全球性議題中擔當之角色與責任的理解,並推動其為增進世界和諧與社會繁榮奉獻心力。
赴牛津大學參與全球探索計劃夏校課程2025-08-22

本校五位學生楊皓森、張兆鋒、陳上禮、鍾天健與黃澤善,在林秀蘭老師帶領下,於8月4日至16日赴英國牛津大學參與騰訊微信創新實驗室主辦的“全球探索計劃——牛津夏校”課程。該課程為牛津大學首次與中國科技企業合作推出,專注於培養兼具人工智能素養與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五位同學憑借在“第三屆小程序全球創新挑戰賽”中的優異表現及英語與AI綜合測評,榮獲獎學金,展開為期兩周的學術與文化之旅。
開幕式中,張兆鋒與鍾天健同學作為首校學生代表發言,以自信態度和流利英語表達,贏得中英教育、文化、科技等領域嘉賓的熱烈掌聲與高度認可,展現培正學子的卓越風采。
夏校課程由牛津大學教授 Alex Rogers 設計並主講,涵蓋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批判性思維及商業心理學等。學生通過專題研討、小組討論、模擬面試與項目實踐,深入理解AI應用,並通過“牛津洞察”講座拓展科技與社會議題的思辨能力。
課餘時間,同學們參觀了大笨鐘、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及巴斯古城,體驗英倫文化,參與莎士比亞戲劇工作坊,增強語言與跨文化理解能力,也為小組項目注入靈感。最終,各小組完成以AI為主題的項目展示。同學們連夜調研開發,並於8月15日進行彙報,從容自信、內容扎實,獲得教授高度讚揚。
此次夏校不僅是學術之旅,更是一次文化與心靈的成長。同學們在多元環境與高強度學習中拓寬視野,提升語言、思維與協作能力,進一步堅定了走向國際的信念,為未來升學和科研奠定堅實基礎。在此,衷心感謝騰訊與牛津大學提供此次機會,助力同學們走向世界、追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