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張鎖江院士蒞臨培正科普碳中和與氣候變化2024-09-28

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鎖江院士於9月27日下午走進澳門培正中學,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碳中和與感知認知創新」的精彩科普講座。本校一百多位高二理科班學生、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約一百位師生,共計二百多人出席。
出席嘉賓分別有河南大學副校長張禮剛,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科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曉虎,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人事處處長郭亞莉、河南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李鶴翔、河南大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李秋葉、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清、澳門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博士、澳門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副校長謝嘉莉、澳門培正中學教務主任譚達賢博士,以及多位教師代表。
在講座中,張院士指出,全球正面臨溫室效應和氣候變暖的嚴峻挑戰,減少碳排放以實現碳中和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他強調,碳中和並不意味著完全停止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是要大幅度減少排放,並通過自然過程和人工手段進行吸收。他詳細闡述了氣候變化的現狀,包括全球氣溫升高、極端天氣頻發、海平面上升等現象與溫室效應的關係。張院士指出,科學家們已用數學模型證明,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是導致極端天氣的根本原因。
張院士分析了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緊迫性,並提到工業體系轉型所面臨的多重挑戰,強調化石能源的使用不可持續,極需轉向綠色能源,構建可持續能源體系和發展創新能源技術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關鍵。
在講座尾聲,張院士除了解答同學們對氣候變化及碳中和的疑問,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培養創新能力與高尚品德,並強調科技與教育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
在講座結束後,張院士還參觀了本校的創新科教館,了解師生們的科研工作。他對同學們在科研道路上的努力與堅持表示讚賞,並鼓勵大家繼續發揚創新精神,勇攀科學高峰。
“愛生命・愛喜樂”活動日2024-09-27

為了豐富及深化學生的品德教育,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本校為小學五年級學生舉辦以“愛生命・愛喜樂”為主題的活動日。
9月12日至25日期間,小五共五班同學來到拉撒路青年中心進行活動。隨著一聲聲“我支持你”的堅定呼喊,信任的種子在同學們心中生根發芽。同學們手挽手、肩並肩,共同為挑戰自我而歡笑。他們用正面的話語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共同為彼此的超越加油助威。這種互助共融的精神讓同學們對自己的能力更加肯定,也讓他們明白在人生的路上,有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是多麼的重要。
活動結束時,每位同學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同時也讓他們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扶持、共同前行。這種扶持前行的精神將伴隨他們走過未來的每一個階段。通過這次活動的洗禮,同學們不僅收獲了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如何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命,如何以更加寬廣的胸懷去擁抱世界。
參與“灣區升明月”大灣區電影音樂晚會演出2024-09-24

音樂會在澳門青年交響樂團等團體的演奏下,以《少年中國》組曲為序曲,正式拉開帷幕,樂團成員中不乏本校學生的落力演奏。
本校高二學生龍紫嵐、小學舞蹈團及就讀本校小一至小六的演藝培訓班學員、澳門少兒藝術團合唱團獲主辦單位邀請,出席盛會獲高度評價。
在音樂會上,龍紫嵐與港星張衛健、登陸少年、曾比特、鍾楚曦及本地歌手、澳門培正中學學生同唱“Hello大灣”、“七子之歌”,把電影音樂晚會推向高潮。
本校小學舞蹈團在本年度校際舞蹈比賽獲優異獎之作品《歸鷺》,成為音樂會“歸”的主題舞蹈,獲全場熱烈掌聲,在歌舞《落雨大》中與歌手曾比特、鍾楚曦及澳門少兒藝術團合唱團共同合作,表現非常出色,表達了大灣區人民日新月異的變化,生活化唱頌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高質量發展新貌。
值得一提的是澳門少兒藝術團合唱團成員的本校學生,為音樂會擔綱演唱了“七子之歌”、“三百六十五里路”等8個晚會作品,獲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