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即時影像

培正電郵系統

北極考察記錄《極地秘語》新書發行2025-01-13

5891 20250117172021 1

澳門培正中學出品,文化公所出版,紅藍北極考察隊編《極地秘語》新書昨天下午在塔石體育館發佈,眾多嘉賓及師生出席,場面熱鬧。

該書是2023年紅藍北極考察隊的12位澳門培正中學學生的研究結晶,並由參與考察的學生池峰擔任主編。書中詳細記錄了學生們對北極環境的探索、科研經歷以及對氣候變化等議題的深刻反思。

發佈會邀請了多位嘉賓出席,其中包括澳門中聯辦宣文部殷汝濤副部長、香港極地研究中心創辦人暨澳門培正中學校董何建宗教授,以及澳門培正同學會會員大會主席黃漢堅校董。他們對學生的科研成果給予高度肯定,並鼓勵年輕一代積極參與科學探索。澳門筆會會長湯梅笑、本校副校長陳敬濂等亦蒞臨現場支持,為活動增添光彩。

紅藍北極考察隊隊長、本校郭敬文副校長在致辭中指出,此次北極考察是一次極具意義的學術與科研探索,學生們不僅將課堂知識應用於實地研究,更克服了嚴峻的環境挑戰和器材不足的困難,最終取得了一系列寶貴的成果。周慧心老師則表示,學生需提交科研方案並經過嚴格篩選才能參加考察,實地過程中需根據北極環境靈活調整研究主題,並充分利用有限的工具進行數據收集與實驗。

主編池峰同學在發佈會上分享了編撰過程及北極之行的科研收穫,並表示這次經歷不僅提升了科學素養,也讓同學們對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擁有更深刻的理解。他期望通過新書,讓更多人認識北極的獨特魅力並關注全球氣候問題。此外,兩位恩社校友黃浩政和林錦謙分享了如何確定研究主題與實地研究的寶貴經驗,而高三級顏靖瑤則講解了書籍封面設計背後的創作理念,展現出學生們對作品細節的用心與熱情。

活動最後舉行了贈書及簽書儀式,現場氣氛十分熱烈,眾嘉賓與同學們親切互動,場面融洽。此次新書發佈會的成功舉行,不僅展示了學生們的科研成果,也深化了社會對極地科學與氣候議題的認識,進一步激發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關注與行動力。

世青模聯師生均獲獎2025-01-13

5892 20250117172417 1

2024年世界青年模擬聯合國高級別會議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會議吸引了15個國家共600多名優秀學生參加。我校學生梁芷淇(S3B)、李穎怡(S3D)、沈玟青(S3E)、歐錦亮(S3E)和周子喬(S4F),在張嘉恩老師的帶領下參與了此次英語模聯會議中的三個委員會,並就多個議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辯論,就各議題闡述國家立場,並提出解決方案,當中包括:

亞太經社委(UNESCAP)— 討論如何增強亞太地區能源韌性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 — 探討青年參與消除所有與艾滋病相關的污名和歧視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 推進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監管

會議結束時,由於我校英語模聯代表表現優秀,獲頒「優秀團隊奬」,指導老師張嘉恩獲頒「模聯指導教師奬」,梁芷淇、歐錦亮和周子喬三位同學獲頒「世界青年領袖獎」。

智「商」升級:讓AI成為商科教育的助力2025-01-13

5893 20250117172516 AI

我校商科代表金非鐵老師在分享會上作了題為《運用AI開展市場營銷報告》的主題分享。金老師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如何將AI技術融入日常教學,包括指導學生運用AI輔助進行問卷調查、數據收集、數據可視化,以及建立線性規劃模型等實際應用案例。在輕鬆活躍的研討氛圍中,金老師還就AI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創新、AI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植入,以及如何辯證地使用AI等議題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此次研討會達到了互相啟發、共同提升的目的,與會老師們在交流中形成許多新的教學思路。研討會的成功舉辦體現了培正中學推動教育創新的前瞻性思維,期待未來有更多類似的教育交流活動,為澳門商科教育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培正創校135周年紀念AI時代下的教育變革人工智能素養研討會
#各科分享回顧
#商科

青洲山與澳門發展的互動脈絡2025-01-13

5894 20250117172650 2

今早,我們邀請到資深傳媒人李業飛博士為初一及高三全級同學舉辦了一場題為「神秘青洲山」的講座,500多名師生參與。李博士以其在澳門歷史研究方面的專業知識,梳理了青洲山在澳門過去數百年發展的角色。

李業飛先生去年獲得澳門科技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以80歲之齡成為該校建校以來最年長的博士畢業生,成為終身學習的榜樣。他長期研究澳門歷史,曾多次主講歷史講座,並帶領居民實地考察歷史文化遺跡。其著作《煙雨青洲四百年》細數青洲於澳門回歸前後的變化,並希望向大眾提倡保育青洲山的重要性。

李博士在分享中從時代和文化背景的角度,談到了青洲山與澳門的發展密切互動。他提到,青洲山上有許多「寶藏」,不僅滿佈軍事遺跡,還有現存的避靜院建築,更曾是中國第一間水泥廠的所在地,這對澳門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他形容青洲山不僅是地理上的高地,更是歷史和文化的見證者。李博士指出,隨著時代的變遷,經過填海造地的過程,從原來的青洲島變成了今天的青洲山。這一變化,正好體現了澳門城市發展與環境變遷之間的緊密關聯。

此外,李博士並指出,隨著社會對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遺蹟被發現和重視。這種意識的提升有助於保護澳門的歷史文化,期望同學們努力學習,更好地理解和珍惜自己的文化根源。整場講座不但讓同學們對青洲山有了新的認識,還激發了他們對澳門歷史深厚脈絡的興趣,幫助我們明白歷史與地理之間的深刻聯繫。另外,李博士引用了已故黃就順老師的地理研究成果,進一步豐富了講座的內容。

在講座的結尾,李博士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帶領同學們親自走訪青洲山,深入了解其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分享IMMC實踐與數學建模學科建設2025-01-13

5895 20250117173044 IMMC2

「大灣區數學建模聯校活動——數學建模教師工作坊」於2025年1月5日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附屬布心中學舉行,本次活動由深圳市眾美教育科學技術研究院和深圳市羅湖未來教育研究院主辦,我校中學數學科趙婧雅老師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並在本次活動中作主題分享。

活動中,趙婧雅老師以「IMMC實踐與數學建模學科建設及校本教學」為主題,分享了澳門培正中學開展數學建模的初衷及近十年來我校數學建模學科發展的實踐經驗。通過剖析在數學建模學科建設中的諸多挑戰,以及數學教師如何努力改變教學方式,以競賽促進教學,並與AI課程相結合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建模綜合能力,提出了培正中學“以賽代練,形成架構,普及文化”的特色。

此外,趙老師還通過學生優秀的參賽案例分享,以及自己在校本教學中將建模思想融入數學課堂的案例展示,為參與此次工作坊的深圳市一線數學教師們提供了精彩的案例示範,同時也回答了老師們的相關教學問題。

一同被邀請的分享嘉賓還有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教授、IMMC數學建模挑戰賽專家組成員陸立強博士。陸博士分享了《數學建模活動的選題和寫作》,並於會後對我校趙婧雅老師的分享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讚賞。

通過參與本次大灣區數學建模聯校活動,加強了我校與大灣區其他學校的交流與合作,分享學科建設經驗,為日後大灣區數學建模活動的開展以及IMMC在大灣區的進一步推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