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可持續發展目標專題攝影展2024-11-26

由澳門企業社會責任大中華學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資助之「捕捉SDGs在澳門的精彩瞬間」2024年澳門可持續發展目標攝影活動之專題攝影展於11月9至17日在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進行。
本校初三信梁家浩在劉梓晴老師的指導下,榮獲「首十名優異作品」的殊榮。其作品除了在澳門多個公共場所與機構公開展示外,稍後更會於Macau Business 2024年12月號雜誌刊登。
是次活動旨在提高學生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認識,並鼓勵他們通過攝影作品表達對澳門可持續發展議題的關注。
內地澳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交流研討會2024-11-26

本校物理科科主任梁沛津老師,作為本校代表,於11月25日出席內地與澳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交流研討會。是次研討會以探討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實踐為主題,多名與會專家發表演講,梁老師並參與於濠江中學舉行的其中一場觀摩公開課《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了解到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驗物理的結合教學法。透過參與研討會,促進教學新思維,獲益良多。
體驗高爾夫認識運動員生涯2024-11-26

為了增進學生對高爾夫運動的瞭解,並體驗其獨特魅力與樂趣,培正中學(路環校部)於11月18日至21日為小三及初一年級的學生舉辦了一次高爾夫體驗活動。此次活動內容豐富,包括校內高爾夫講座,普及高爾夫運動的基礎知識、技巧、禮儀及精神。
學生們還前往澳門國際高爾夫球場參與體驗課,有機會親身踏上高爾夫球場,體驗高爾夫運動的樂趣,並學習基礎的擊球動作。這次體驗不僅讓學生們對高爾夫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激發了他們對高爾夫運動的興趣,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另外,本校更特別邀請劍橋大學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生、曾職業高爾夫球員鄭伊萌小姐來校分享她作為學生運動員的個人經歷及升學生涯規劃,讓家長可以進一步瞭解學生運動員未來的升學之路。
北海道旭川兒童環境地圖比賽獲優秀賞2024-11-26

近日,本校師生赴北海道參與了第三十四屆「旭川兒童環境地圖比賽」作品展與頒獎禮。
活動由日本環境地圖教育研究會主辦,旭川市科學館協辦,包括日本國土交通省國土地理院、北海道、帝國書院出版社等三十多個單位或組織支持,也是日本全國範圍的青少年環境地圖比賽,本次大會共收取海內外1477份作品,最終評出42份優秀賞、25份優良賞、37份努力賞,其獲獎比例不足3%,競爭相當激烈。本校學生為有關比賽首次有來自澳門的學生團隊參賽,其作品更榮獲優秀賞,為澳爭光。
在作品展覽期間,本校師生除了向多名日本教授學習不同優秀地圖作品外,亦對日本師生介紹作品和交流,得到大眾好評。此外,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前主席、環境地圖教育研究會會長氷見山幸夫教授更親自點評本校學生作品,對學生的創作和調研結果表示肯定,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本校學生也獲邀參與12月舉行的優秀地圖作品線上解說與交流會。
學生作品和信息獲大會網頁刊登和介紹: https://www.environmentalmap.org/index.php/2024/11/09/20241109/?fbclid=IwZXh0bgNhZW0CMTAAAR2DPfX3iJAmOwESUPnna8u4GNMymgR8iusBIxJ4s5jrifp-q7dCh52Z0sk_aem_hACn8MB9ln7k214RFLYF5A
本校獲獎同學名單如下: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Commission on Hazards and Risks Award for Environmental Map Education
IGU-CHR 議長賞
初三善 何芯柔 李文悦 李穎怡 郭恩羽
Award by the President of Hokkaido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北海道教育大學校長賞
初三正 黃卓淇 阮雅淳 邱洛瑤 柳雅雯
指導老師:楊宇恆
數字科技教育論壇上分享2024-11-25

11月23日至24日,我校教師團隊積極參與由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主辦的「共創數智未來——粵港澳數字科技教育論壇暨『啟智』數字名師計劃數字賦能跨學科研修」。此次論壇匯聚了粵港澳三地的教育專家與學者進行交流學習。
林秀蘭老師作為澳門代表,分享了她在小程式應用於AI賦能跨學科項目式教學的優秀案例,贏得與會者的高度關注。她的分享充分展現了我校如何在小學資訊科技課程設計中融合進行AI賦能教育,推動跨學科融合創新,體現了教育數字化、人工智能應用與學科融合的創新教學成果。
此外,數學科主任胡俊明、小學數學科副主任蘇樂天、李凱勤,以及教師吳倩瀅、宣然、江康正、梁翊翀、陳華健、呂紫晴和黃渝瑄等也一同出席了此次論壇。教育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專家組組長熊璋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蔡奕漁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鄭永和院長等專家學者進行分享,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國際視角與未來趨勢。
我校將持續致力於推動資訊科技教育,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術交流,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