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華老師分享分涯規劃2024-10-22

澳門大學舉辦生涯規劃書院學術輔導計劃,邀請了2018至2024年期間畢業的澳大校友們,回校進行生涯規劃經驗分享。
我校柯志華老師於昨晚作為首批被邀請的校友,以「從學生到老師」為主題作分享,剖析自身於大學求學時和現階段工作時的規劃,用自身的經歷來解答同學的困惑。
微縮模型製作挑戰創造力和3D建模能力2024-10-22

本校學生高二正班王知行與高二正班趙崇合參加3D For Good Challenge 香港微縮模型製作挑戰賽2024,成功進入總決賽,成為十二支入圍隊伍之一。
比賽於10月20日在香港教育大學(大埔校園)舉行,主題為“香港文化”,參加者在 Nomad Sculpt、Blender或其他3D設計平台繪畫模型,打印上色後,展示整體作品。我校學生選擇以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頭佛”為主題參賽,經過一輪初選後,最終躋身十二強。這比賽不僅挑戰學生的創造力、3D建模和模型上色等多方面技能,而且在總決賽中,他們需要向來自不同領域與專業的評委展示作品並即時回答問題,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認可和激勵,作為唯一一隊的澳門隊伍能夠入圍香港文化比賽實屬難能可貴。
小學跨科環保研習 探索減碳新路徑2024-10-22

今日,本校小學舉行了新學年首場早操,同時也舉行了“小學跨學科專題研習周”啟動儀式。活動主題為“減少碳排放”,學生們從各科角度探討環保議題。
開幕儀式上,郭敬文副校長發表講話,鼓勵同學們保護環境,並強調學校對減碳事業的支持。隨後,學校領導們共同按下啟動按鈕,機器人送來環保口號“減碳生活,你我做到”,象徵對環保事業的承諾。接著,二年級學生在操場上展示了自行設計的程式控制機器人,模擬電動車在大灣區行駛的情景,生動展現環保議題。
此次活動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環保意識,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本校環保教育增添了新活力,為未來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期待他們為環境保護作出更多貢獻。
參加模聯氣候變化大會2024-10-22

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主辦“第九屆模擬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學分會場於9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一零一中學舉辦。國際議題研習學會派出五名同學參與,分別是高二信邱焯楠、高二愛蔡思睿、高二善林裕彤、高一望李卓翹、高一光鍾文皓。
是次大會的談判議題為《公正轉型途徑的工作方案》(Work programme on just transition pathways) 與《關於財政常務委員會的若干問題》(Matters relating to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n Finance,SCF)。當中,蔡思睿同學憑其出色表現,在一眾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Best Potential Paper”。
大會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主辦,該學院在2017至2022年間於環境科學領域位列QS排名前十位,是我國重要的環境保護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而學院舉辦本次活動,旨在提供深入瞭解氣候變化議題的平台和機會,推動青少年關注全球氣候變化事務。會後師生均感獲益良多。
高校長擔任全國中小學校長論壇高端對話嘉賓2024-10-22

2024年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校長論壇於10月18-19日在北京隆重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以教育綜合改革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出席的專家學者眾多,在教育和學術領域舉足輕重,就建設教育強國而聚首獻言。
18日上午,第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致辭並宣布論壇開幕,北京聖陶教育研究院院長姚偉、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佑明分別致辭,顧明遠老先生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相繼講話,規格高端。開幕式後隨即由嘉賓作主旨報告、教學成果展示、主旨演講、高端對話等,分設中學教育組和小學教育組,內容豐富且重份量。
本校高錦輝校長應邀赴京擔任高端對話的嘉賓,出席的校長和學校行政等近千人,設網上直播,場面盛大。高校長分享了他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見解,並以本校作為例子,闡述改革的核心在於推動立德樹人,提升人才培養品質──包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核心理念;此外,還需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高校長在對話中,重點帶出如何把核心轉化為教育工作和社會各界的實際行動,以發揮基礎教育的最大任務,達到“教育強國,全人發展”的重要目標。
論壇尾聲,朱永新副主席傳達會議精神,呼籲全社會要高度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切實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營造家校社協同育人環境,營造“人人關注心理,人人注重健康”的良好社會氛圍。
在京期間,高校長到北京海淀區實驗小學(姊妹學校),與該校宋繼東校長會面,探討彼此的深化交流合作,落實教育工作,維繫兩校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