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IMMC實踐與數學建模學科建設2025-01-13
「大灣區數學建模聯校活動——數學建模教師工作坊」於2025年1月5日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附屬布心中學舉行,本次活動由深圳市眾美教育科學技術研究院和深圳市羅湖未來教育研究院主辦,我校中學數學科趙婧雅老師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並在本次活動中作主題分享。
活動中,趙婧雅老師以「IMMC實踐與數學建模學科建設及校本教學」為主題,分享了澳門培正中學開展數學建模的初衷及近十年來我校數學建模學科發展的實踐經驗。通過剖析在數學建模學科建設中的諸多挑戰,以及數學教師如何努力改變教學方式,以競賽促進教學,並與AI課程相結合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建模綜合能力,提出了培正中學“以賽代練,形成架構,普及文化”的特色。
此外,趙老師還通過學生優秀的參賽案例分享,以及自己在校本教學中將建模思想融入數學課堂的案例展示,為參與此次工作坊的深圳市一線數學教師們提供了精彩的案例示範,同時也回答了老師們的相關教學問題。
一同被邀請的分享嘉賓還有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教授、IMMC數學建模挑戰賽專家組成員陸立強博士。陸博士分享了《數學建模活動的選題和寫作》,並於會後對我校趙婧雅老師的分享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讚賞。
通過參與本次大灣區數學建模聯校活動,加強了我校與大灣區其他學校的交流與合作,分享學科建設經驗,為日後大灣區數學建模活動的開展以及IMMC在大灣區的進一步推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國兩制”下的青年視角:本校學生的分享與反思2025-01-13
在近日舉行的“掌上明珠映輝煌·一國兩制譜華章——二〇二五版‘一國兩制’知識檯曆澳門首發暨贈閱儀式”上,本校高一學生周子喬分享了澳門青少年對“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理解,並反映了當代學生在多元文化環境中成長的獨特經歷。
周同學在發言中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四個把握”和“四點希望”,這些使全澳市民對“一國兩制”的實踐充滿信心。作為一名高中學生,她感受到習主席對教育的重視,認識到教育承擔著培養服務祖國、愛國愛澳人才的責任與使命。
她進一步分享了“一國兩制”為澳門帶來的獨特教育環境。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澳門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教育特色和活力。周同學強調,這一政策教會了她靈活變通的重要性,並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促進了各地區的共同發展。
此外,她也強調了要珍惜港澳在“一國兩制”下的繁榮穩定,並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以便未來能夠為“一國兩制”的發展貢獻力量。
此次“一國兩制”知識檯曆的首發及贈閱儀式,已連續兩年在香港、澳門及澳洲舉行,積極承擔著傳承華夏文明、促進文化交流和凝聚僑心僑力的重要使命。該知識檯曆內容豐富易懂,以日曆形式呈現,每天一個詞條、一個故事,與國際社會對話互動,並選錄對“一國兩制”事業有突出貢獻的港澳台人物及其故事,傳承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精神,促進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講好中國故事。
小Sing星合唱團在大三巴錄製春節晚會節目2025-01-13
本校小Sing星合唱團今早受邀前往大三巴,參加由成都廣播電視台與澳門有線電視合作舉辦的“乙巳如意賀新春”2025年蓉澳城市春節聯歡晚會拍攝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通過精彩的文藝表演,慶祝新春佳節,同時加強成都與澳門兩地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小Sing星合唱團作為受邀團體之一,為晚會帶來了兩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七子之歌》和《迎春花》。孩子們用清澈嘹亮的歌聲和天真燦爛的笑容,完美詮釋了這兩首歌曲的内涵與情感。
成都電視台與澳門有線電視的導演對小Sing星合唱團的表演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學生們不僅歌唱技巧出眾,更展現出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導演們表示,學生們的表演為晚會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為蓉澳兩地的文化交流貢獻了寶貴的力量。
此次活動不僅為小Sing星合唱團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藝的舞台,更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此次節目將於新年期間在全國播出。
參與中華詩詞推廣活動2025-01-12
1月10日至11日,我校小三愛李巧沂同學和小四正李俊熹同學由陶仙蓉老師帶領下,應深圳市鹽田區鹽港小學的邀請,前往深圳市高級中學(集團)北校區,參加了由深圳市教育局、中華詩詞協會共同舉辦的2024年“中華詩教深圳示範區”三年實踐成果展示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展示深圳市在推廣中華詩詞文化、實施詩教工作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來自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李海勝、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趙立,中華詩詞協會副會長周達等眾多重要嘉賓出席活動。
在活動中,兩位學生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詩詞素養。他們積極參與詩詞朗誦、互動環節,充分展現了學校在詩詞教育方面的豐碩成果。同時,同學們有機會與其他學校的優秀代表交流學習,不僅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還進一步加深了對中華詩詞文化的熱愛和理解。
智能校運會:AI辨識號碼布專案2025-01-12
我們深信,應用人工智能於教學是理解和學習當今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徑。在資訊科技科,我們不僅注重技術應用,更著重培養學生對人工智能深層原理的理解。
以校運會為實踐場景,我們開展了「校運會中的人工智慧—AI辨識號碼布」專案教學。這個專案讓同學們從實際需求出發,運用電腦視覺技術進行號碼布識別,體驗從數據收集、模型訓練到實際應用的完整AI開發流程。在專案過程中,同學們不僅掌握了AI圖像辨識的基礎知識,更學會了如何將理論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方案。
透過這樣的實踐教學,我們希望同學們能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和運作機制,為未來投身人工智能發展與創新奠定扎實的基礎。這種結合校園實際場景的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也讓同學們真正體會到人工智能如何服務於現實生活。
#培正創校135周年紀念AI時代下的教育變革人工智能素養研討會
#各科分享回顧
#資訊科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