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舊版網頁
瀏覽次數:

校園即時影像

培正電郵系統

第9屆“尋・常”消費考察獎勵計劃榮獲多個獎項2024-09-18

“尋・常”消費考察獎勵計劃以中學生為對象,以隊際形式進行,鼓勵中學生圍繞時下消費文化或現象,通過考察調查、討論與反思提交專題研習報告,達到建立中學生正確消費態度與關懷社會事務等目的,報告同時對消委會瞭解中學生的消費觀與維權意識甚具參考價值。本屆近900名中學生、200多支隊伍參加該計劃,評審團由消委會、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代表,以及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宋明娟組成,評審根據報告選題、資料充分性與可驗證性、創意性以及啟發性等多方面評分及討論後,最終選出高中組22支隊伍及初中組13支隊伍分別榮獲各組的優異獎、最佳選題獎、最佳創意獎及嘉許作品獎。

本校學生莫雯銳、熊穎琳、林俊翹、張志毅榮獲高中組優異獎和最佳劇本獎,指導老師為馮敏瑩、馮志超;徐芷琪、陳練澄、鄧愷漪、汪澄榮獲初中組優異獎和最佳演繹獎,指導老師為黃艷梅、鄭穎清;郭芷璿、李心悅、張善甯、林若凡、劉樂柔、張卉榮獲高中組最佳創意獎,指導老師為李月婷;韓林桐、李珈芊、戴琰之、唐璿榮獲初中組最佳選題獎,指導老師為黃艷梅、鄭穎清。此外,嘉許作品獎多個,我校學生在比賽中表現出色,成績令人鼓舞,是對同學綜合能力的一種肯定與鼓勵。

本校學生獲獎名單如下:

高中組優異獎和最佳劇本獎:

  • 澳門市民的低碳消費意識與思考(指導老師:馮敏瑩、馮志超;學生:莫雯銳、熊穎琳、林俊翹、張志毅)

高中組最佳創意獎:

  • 日漸“銷”“售” (指導老師:李月婷;學生:郭芷璿、李心悅、張善甯、林若凡、劉樂柔、張卉)

高中組嘉許作品獎:

  • 消費星“求”:基於明星效應對消費的影響分析(指導老師:夏昌蘭;學生:林巧欣、陳愷婷、葉芷諾、黎恆瑋)
  • “古”中誰的心 (指導老師:夏昌蘭;學生:張淑霖、賴心櫻、李珀豪、高晴、梁芯瑜)
  • 論新時代快速消費文化對社會及環境的影響(指導老師:余麗君;學生:盧詠欣、殷子晴、梁雅斯、呂夢霏、鄭子喬)
  • 秒殺還是慢煮(指導老師:李月婷;學生:張宇軒、陳天証、林堉成)
  • 衝動消費的元兇 (指導老師:李月婷;學生:何敏瑤、何定謙、余力行)
  • 對“飯圈”文化輻射下的青少年消費模式的研究(指導老師:蘇偉奇;學生:伍行知、楊梓涵、黃寶穎、陳柏諭、劉鍵楠、潘子健)

初中組優異獎和最佳演繹獎:

  • 居安“賢”消——探究面臨緊急情況時保持冷靜和理性消費的重要性(指導老師:黃艷梅、鄭穎清;學生:徐芷琪、陳練澄、鄧愷漪、汪澄)

初中組最佳選題獎:

  • 糖衣炮彈——粉紅稅的避雷指南(指導老師:黃艷梅、鄭穎清;學生:韓林桐、李珈芊、戴琰之、唐璿)

初中組嘉許作品獎:

  • “打”到骨“折”,“扣”住你心(指導老師:源靜芬;學生:梁思薇、盧樂盈、蕭悅晴)
  • 虛擬購物的現實差異——揭開男女網購消費的奧秘(指導老師:余麗君;學生:王智恆、吳康悠、黃宇軒、王穎曈、梁芷淇、吳頌禧)
  • 當代青少年的消費熱潮與身心健康(指導老師:余麗君;學生:沈奕暄 尤梓萱、林悅軒、盧琬凝)
  • 澳門消費者的飲食習慣演變(指導老師:余麗君;學生:梁巧澄、李華錚、林康晴、張善揚)
  • 尋覓真的“理”——青少年消費認知及未來發展藍圖(指導老師:余麗君;學生:朱翱曦 梁馨之、黃如禧、劉若晴、蘇曉峰)
  • 直播間“買它” (指導老師:李月婷;學生:溫凱琳、何穎兒)
  • 朝聖之路(指導老師:李月婷;學生:胡諾恩、陳嘉晴、梁志美、何柏毅、麥楹烽、張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