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即時影像

培正電郵系統

江澳學子科普研學交流2023-08-15

4318 20230815151737 1

7月21日,本校組織30名師生到江門參加由江門科普傳媒集團開展主題為「『碳』索僑文化 研學大灣區」的江澳雙城學子科普研學交流活動。活動由姚曉暉老師、梁瑩瑩老師帶隊,我校師生與江門市第一中學景賢學校的20名師生在上午一同參觀陳皮產業小鎮及雙碳實驗室,聆聽了「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的主題授課,並進入二氧化碳農業利用實驗田,深入瞭解如何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中午在雙碳智慧食堂用餐後,全體師生來到葡韻食品體驗館,認真學習麵包、糕點等製作流程,參加烘焙小課堂,體驗食品製作的樂趣。在專業麵包師傅的指導下,兩地學生合力製作出一個個香味誘人的披薩,融洽交流、增進情誼。在活動的尾聲,兩地學生將當天的研學感受化作一幅幅精美的繪畫作品,互贈畫作之餘更爭相發表感言,訴說依依不捨的心情。

認識祖國發展 外交知識競賽獲奬同學參訪福建省2023-08-11

4315 20230812101917 1

本校高二愛張若詩、高二愛譚貯文、高二愛利鈞宇、高二光吳宜臻、初三望潘子健五位同學,由王文靜老師帶領,於8月1日至4日前往福建省,參與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主辦之「『澳門青少年外交知識競賽』——獲獎學生內地參訪團(福建省)」。
一連四日的活動中,參訪團走訪廈門、泉州及福州三大市,分別參觀了廈門大學、泉州博物館、福建博物館、福州市委黨校“3820”戰略工程實施30週年成就展等,深入地認識黨史,了解現今國家發展大局以及當地的歷史文化。
透過是次活動,學生認識了祖國的發展,切身感受名人風骨,學習陳嘉庚先生愛國愛鄉的情懷。參與活動的師生均感獲益良多。

赴新加坡參加GSF青年管弦樂團音樂節2023-08-10

4307 20230810203512 3668113818518414999072271713193721354402247n

本校中學弦樂團29名學生在樂團導師杜朗明指揮和音樂科梁子霖老師帶領下,於8月1日至9日期間赴新加坡參與由全球弦樂聯合會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合辦的首屆GSF青年管弦樂團音樂節。
舉辦本次音樂節的主要場地為2013年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第29名的楊秀桃音樂學院。本次活動吸引了來自新加坡當地、澳門、台北、馬來西亞、汶萊、泰國等地的青少年參與,為培正弦樂團學生們創造了一個與亞洲各地的學生們相互交流的機會,除了讓他們學習到豐富的音樂知識、弦樂演奏技巧外,同時也體驗了不同國家的文化。
在為期8日的音樂節中,培正弦樂團分別在開幕音樂會、大型戶外音樂會、匯報演出、聯合樂團閉幕音樂會等數場音樂會中演出,並在楊秀桃音樂學院陳子樂副院長和任教於Peabody Institute的曾耿元教授的指導下精進演奏技巧,獲益良多。除此之外,同學們也在數場大師班、樂器保養工作坊、與當地中學的交流活動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並與各地的同學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樂團匯報演出中,培正弦樂團在杜朗明指揮下,以全首共4樂章的柴可夫斯基Serenade for Strings獲得大會頒發的“Most Promising Ensemble Award”,並以優秀的技巧和樂團成員之間的默契獲得評判團的認可,為此次旅程畫上完美句號。

師生到國家教育部等機構拜訪2023-08-09

4310 20230810204546 3654366018510098699903906475345813126876311n

本校代表高二善吳笛、初三信黃寶穎、初三望陳鶴珣三位同學早前在「第十五屆澳門青少年國情知識競賽」中以亞軍勝出。
其中,吳笛和黃寶穎兩位獲獎同學,由王文靜老師帶領,於7月27至30日到北京進行為期四天的參訪及交流,期間曾到國家教育部、澳門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多個機構和高等院校進行拜訪。在過程中,學生能近距離觀察政府機關的日常運作,了解部門的職責和事務,並與各機構領導人進行研討及交流。
是次參訪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各機構於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拓寬自身眼界,增加對祖國的認識。師生均感獲益良多。

京澳骨幹教師人工智能交流會議獲益多2023-08-08

4309 20230810204224 3654203758512166733030436637560225453643087n

我校數學科組於8月7日參加澳門聯校科學展覽青年協會舉辦的京澳骨幹教師人工智能交流會議。會議中我校介紹數學AI科的改革方向及發展,現時初中階段內容包含SenseStorm智能車、人工智能入門、計算機視覺入門等;高中階段有數據科學入門、機器學習入門、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等。另外我校有多樣平台給與學生考取有關人工智能的認證,如AICE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養測評和Exam AI-900: Microsoft Azure AI Fundamentals等。透過參與多項比賽,給與學生不同的視野和累積經驗。
中學數學AI能給與學生掌握人工智能的素養知識,在生活上的各種應用,學生在行動實踐的過程中,能夠結合跨學科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設計能力、動手實作,同時增強合作解難能力,為日後的專業發展建立厚實的基礎。
來自北京市十一學校的鄭子杰教師在會議中分享中小學人工智能的思考、實踐與規劃(之一),介紹北京市十一學校的課程實踐、拓展起步和未來規劃。
參加本次會議的有澳門培正中學、新華學校、勞校中學及北京市十一學校的人工智能骨幹老師,會議過程學習氣氛濃厚,老師們互相分享及交流教學經驗,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