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獲肯定2025-01-15

本校積極回應國家科技、教育、人才一體化發展策略,於1月10日至12日參加了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辦的2025中國自動化與人工智能科普大會暨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研討會。本次大會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主題為“跨界融合·創新未來”,匯聚了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學校等500餘名專家學者和師生代表,共同探討大中小學貫通式培養模式以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學化、系統化發展。
本校校長高錦輝博士受邀出席專家交流環節,並就“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路徑”作了深度報告。高校長在報告中強調,澳門作為國家發展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方面責無旁貸,積極配合國家戰略開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對於澳門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高校長也分享了本校在高端科技資源科普化的實務經驗。早在八年前,本校就已開始探索跨界融合多元化高階科技的路徑,並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本校積極推動中華文化館的數位化建設,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同時,我校也與澳門政府合作,開展大三巴歷史文物的數位化保護和展示工作,為澳門的文化遺產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這些實務經驗為探索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路徑提供了寶貴的借鏡。高校長認為,科學研究、科普與學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關鍵,學校應該積極探索如何將高端科研資源轉化為優質的科普內容,並融入日常教學中,從而培養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科技人才。
此外,在大會進行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後備人才培養工程年度總結期間,本校榮獲“年度創新人才培養優質單位”及“年度學生工作榜樣集體”兩項榮譽獎項,胡俊明老師榮獲“年度科技教育榜樣輔導員”榮譽獎項,黃燦霖老師榮獲“智慧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榮譽獎項,鄭穎清、張匯民、陳嘉賢三位老師榮獲“年度優秀技術委員”榮譽獎項,充分肯定了我校在人工智能科普實踐活動和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養培養工作中所作的傑出貢獻。
用科技守護地球 透過AI看見未來2025-01-15

為慶祝培正創校135週年,小學資訊科技科特別舉行了一場充滿創意與啟發的公開課。本次課程以「地球的未來,由你定義」為主題,巧妙地結合了人工智能(AI)與環保教育,展現了科技與創意的完美交融。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了如何利用科技工具進行創作,並探討了如何透過這些工具來解決環境問題。
課程不僅教授了小程式的技術,還引導學生反思自身對地球的責任,並激發他們利用科技助力環保,攜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課程結束後,小學資訊科技科蘇樂天老師(小學數學科副主任),以及林秀蘭老師與在場數十位老師和嘉賓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熱烈地分享了意見,並對公開課表示高度評價,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進行進一步的合作與共同進步。
#培正創校135周年紀念AI時代下的教育變革人工智能素養研討會
#各科分享回顧
#小學資訊科技科
本校獲“全國創新名校”榮譽2025-01-15

由全國創新名校聯盟、全國創新名校大會組委會及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主辦的2024年第二十屆創新名校大會於去年12月14日在北京召開,本校教學及課程發展處李振邦副主任作為學校代表前往全國人大會議中心出席總結表彰大會。本次活動中,培正中學獲頒“全國創新名校”的榮譽,副校長陳敬濂博士獲頒“全國創新名校長”,李振邦副主任獲頒“全國創新名師”,可喜可賀。
全國創新名校大會是我國一年一度的教育盛會和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會議,對學校的創新發展、教師的成長以及素質教育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是次活動邀請到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國家督學、教育部原副部長、國防大學教授及少將等多位領導和嘉賓出席,為大會增添了熠熠光彩。
健康生活推廣月—「視」不宜遲2025-01-15

本月是我校“健康生活推廣月”,其間安排了多項活動。為了提高學生對眼睛健康的認識,教導他們如何保護視力,月初在校內設置護眼知識展板,展示有關護眼的重要信息和實用建議。另外,更安排小一至小四年級學生在早操後參加愛眼護眼健康宣教活動,讓學生養成愛眼護眼的好習慣。
考慮到澳門及鄰近地區的流感病例有增多情況,在宣教活動中特別強調學生需注意個人衛生,並教授正確的洗手方法,以確保在護眼的同時,也能有效預防傳染病。
讓AI解鎖常識教學的無限可能2025-01-14

小學常識科舉辦了「從ChatGPT到專題式學習-AI繪畫師」教師專業分享會,吸引了30多位來自不同學科的本地及大灣區教師參與。活動主要探討AI技術與教學創新的結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分享會由常識科科主任林潤薇老師主講,示範如何運用AI技術優化教案設計及課堂活動。在這一過程中,現場展示了多款免費AI繪圖工具的應用實例,引導教師們進行實作演練。參與教師透過互動交流,探討AI融入教學的可能性與挑戰。
接下來,在自然生物探究的專題報告中,郭振業老師以「鳥類與如何作為生態指標」為題,舉辦了一場公開體驗課,吸引了40多位老師共同參與。在這堂課中,郭老師利用Copilot和Poe AI等工具,幫助學生與在場老師快速閱讀並整理與鳥類相關的資料。AI工具能高效提取核心內容,將冗長的資料濃縮成重點,並轉化為適合小學生理解的語言。以往可能需要數小時才能完成的資料搜集整理,現在只需幾分鐘即可完成。除了節省時間,還讓學生能更專注於知識的吸收。
隨後,課堂還使用了Gamma這款AI簡報工具,將整理出的資料快速生成結構清晰、視覺化的簡報,讓知識呈現更加生動,也為學生在使用AI工具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進一步的探討中,袁國展老師在小學設計與科學的專題報告以「AI協助下的小學STEM教育」為主題,分享了他在開展小學STEM教育方面運用人工智慧的經驗和見解。他深入探討了如何利用AI技術提升小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袁老師分享了他在教學中使用AI協助的心得,展示如何使用AI工具協助教師更好地開設課程、備課、處理日常教學以外的工作,以及引導學生使用AI,從而提升其學習成效。此次活動讓與會者看到本校在運用AI協助發展小學STEM教育的經驗,也啟發了他們對未來教學模式的思考。會上引發了與會者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大家共同探討如何更有效地使用AI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總結來說,此次分享會成功搭建了教師專業交流平台,為推動AI教育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展現科技融入教學的無限潛力。
#培正創校135周年紀念AI時代下的教育變革人工智能素養研討會
#各科分享回顧
#小學常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