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推動教育創新 京港澳科技交流回顧2025-04-26

4月22日至23日,本校馮少嫻主任與林潤薇老師受邀參加由北京科技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北京科技大學『鋼鐵脊樑向未來』大中小貫通人才培養科普教育論壇暨首屆京港澳科技交流系列活動」。此次論壇恰逢北京科技大學建校71周年慶典系列活動期間舉行。
論壇以雙碳目標背景下如何推動科普教育創新發展為主題,涵蓋了科學傳播與普及、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以及科學傳播人才的培養等多個方面。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和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普教育的新思路和新路徑。林潤薇老師在論壇上代表粵港澳大灣區三所學校(分別為順德本真未來學校、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及澳門培正中學)分享在人工智慧課程發展方面的規劃及其取得的成果,獲得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訪問期間,我校代表受到了北京科技大學創新學院的熱情接待,參觀了自然科學基礎實驗中心及校史館等重要場所。此外,還與北京科技大學潘崇超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就實施減碳策略的可能性與教學實踐方法展開了詳細討論。潘教授並向我校代表贈送了“碳足跡計算器”。
通過這次活動,不僅促進了兩校之間的友誼與合作,也為我校進一步推進科普教育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幼稚園K2、K3運動會展現活力2025-04-26

感謝天父的看顧,讓我們度過了一個平安、愉快、充滿回憶又天氣宜人的早上,幼稚園K2、K3運動會能夠順利舉行。K3同學們為大家帶來精彩的「Waving Flag」表演,展現了活力和團隊精神;K2的同學們則呈現了充滿朝氣的「閃亮扭扭操」匯演,大家都表現得非常出色。
同學們自信地挑戰各項比賽,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現了彼此之間的互助和團隊精神。同時,家長們的蒞臨與支持,為孩子們加油打氣,也讓他們感受到滿滿的愛與鼓勵。
助力生涯規劃 認識“AI+醫學專業”2025-04-26

為響應國家“AI教育”戰略部署,本校特別邀請澳門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人工智能藥物發現中心主任唐海誼教授為家長與同學舉行“AI+大健康的最新行業發展及未來人才需求趨勢”專題講座。
講座中,唐教授聚焦於AI技術臨床轉化、生物醫藥研發、健康數據分析三大核心領域,結合其團隊在抗藥性結核病智能藥物重定位、熱帶病防治AI方案等真實案例,為家長與同學揭開“人工智能+醫學專業”的發展機遇與未來職業路徑分析,助力家長更好的協助同學進行生涯規劃。
出席廣州敬社成立典禮2025-04-25

今天,本校副校長陳敬濂,聯同澳門培正同學會會員大會主席黃漢堅、會長羅志豪等一行十人前往廣州,出席東山培正小學及西關培正小學的敬社成立典禮。
今年,廣州東山培正小學與西關培正小學的五年級學生,恢復參與級社命名投票。經過與港澳兩地培正學生共同參與選定,最終以“敬”字作為新一屆的社名,並舉行級社成立典禮,港澳兩地的敬社社長在學校及同學會代表陪同下,赴穗出席這一盛事。
至於澳門培正的2032年級敬社成立典禮,將於5月3日下午舉行,屆時將有不少精彩環節,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與螢火蟲專家曹成全教授合作開展生態研究2025-04-24

本校於4月14日與樂山師範學院的曹成全教授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展開關於螢火蟲生態研究的深入合作。
曹教授目前擔任中國昆蟲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並在昆蟲產業化等四個專業委員會中擔任委員,同時兼任四川省昆蟲學學會副理事長及昆蟲產業化委員會主任,還是四川省動物學會的常務理事。他在昆蟲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和廣泛影響力為此次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簽約後,由梁婉茵老師和馮敏瑩老師帶領的20位學生在四川樂山市,展開為期5天的實地考察與研究。在曹教授的指導下,學生們參觀了多種螢火蟲繁殖環境,包括水生、陸生和水陸生的生境,深入了解螢火蟲的生態習性及其生活環境的特殊需求。這些經驗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實踐技能,更激發了他們對生態保護的熱情。
此次考察的重點研究項目是探討量子點技術對螢火蟲活動的影響。研究團隊在螢火蟲基地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成功收集到珍貴的數據,這些數據將為澳門螢火蟲的生態保育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量子點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其在生物發光機制研究中的應用潛力得到了充分展示,為未來的生態研究開闢了新方向。
除了專業研究外,師生們還參訪了峨眉山、成都博物館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地,全面了解國家的自然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活動增強了學生對生態保護的認識,也拓展了他們的國際視野,使他們更深入理解生態系統的複雜性和脆弱性。
此次合作不僅加強了兩校間的學術交流,更為澳門地區螢火蟲生態系統的研究與保護開闢了新途徑。未來,雙方將繼續攜手合作,推動相關研究的深入發展,為生態保護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這一合作的意義深遠,期待能在未來的研究中取得更豐碩的成果,為全球生態保護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