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即時影像

培正電郵系統

航天科技夏令營探索宇宙奧秘2024-09-08

5404 20240914114129 1

本校學生劉熙正、馮家健、黃寶瑩於8月5日至9日期間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夢想航天 情繫中華」2024年航天科技夏令營。是次活動由中國宇航學會、何鴻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訓基金會主辦,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夏令營活動期間,學生們走進航天大院、錦繡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天津航天無人系統體驗科普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多個重點實驗室,聽取航天精神、衛星應用、無人機等不同主題的專家講座,學習航天知識、體驗航天科技、感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與輝煌成就;遊覽天壇,體會古人的宇宙觀與建築美學;遊覽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感受祖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愛國情緒。為豐富學生的知識,大會舉辦了一場航天知識挑戰賽,學生們兩人一組爭相搶答,充分展示團隊精神。

活動尾聲,學生們先後分享感受,他們表示此行收穫豐富,除學習到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還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歷程與遠大前景有更深入的瞭解,為祖國日漸強大感到非常自豪;亦被航天工作者熱愛祖國、勇於探索、忘我敬業、團結協作的精神深深打動;期待有更多同學可以參與這類研學活動,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追逐航天的夢想。

代表澳門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奪金2024-09-07

5399 20240907140227 7

本校高二學生張宇軒在暑假期間代表中國澳門前往中國北京參加2024年的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IESO),榮獲金獎。

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是一項針對全球中學生的國際性比賽,旨在促進地球科學教育和研究,激發年輕人對地球科學的興趣。這項競賽涵蓋地質學、氣象學、海洋學和天文學等多個領域,通過理論考試、實地考察和團隊合作等多種形式,全面考察參賽選手的地球科學知識和實踐能力。

今年競賽的主題是“地球的大數據(Big Data for Our Earth)”,是次為期十天的活動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共同參與五個項目,其中有兩項是團體項目,包括野外考察(International Team Field Investigation, ITFI)和地球系統計劃(Earth System Project, ESP)項目,不僅加強了世界各地選手之間的地球科學知識交流,也訓練了選手們的團隊合作能力。是次競賽中,張同學在ESP項目中取得了金獎,他強調這是整個團隊傑出合作的成果,而非個別成員的功勞。此外,他提到大會設立地科青年運動(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Youth Movement, GYM)項目,給予選手們一個分享自己當地地球科學教育,以及探討如何加強地球科學教育的機會。張宇軒從中瞭解到不同國家或地區對地球科學教育的重視。

張宇軒感謝學校的支持,以及指導老師一直以來的教導,這些都為他參加此次競賽提供了堅實的後盾,能夠代表澳門參加這次國際盛事,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

退休老師參觀路環校部2024-09-06

5398 20240907135845 1

上星期,澳門培正中學(路環校部)邀請多位退休教師回校參觀,感受學校百年歷程中的新篇章。活動在溫馨隆重的氛圍中進行,一方面向退休教師們表達了深切的感謝,另一方也讓他們目睹了路環校部的嶄新面貌。

在高校長的陪同下,退休教師們參觀了校內各項設施,他們紛紛表示讚賞,並對路環校部的未來充滿了期待與美好憧憬。

參與第二屆“澳青赴鄉”澳門高中生鄉村振興夏令營2024-09-04

5396 20240907135210 1

本校高三學生周清瓅、黃冬攸、陳穎希,經面試後獲選為學校代表,參與第二屆“澳青赴鄉”澳門高中生鄉村振興夏令營,於7月21日至7月28日前往湖南省張家界慈利縣漁浦村進行了調研及社會實踐,收穫豐富。本校譚達賢主任獲邀為本次活動帶隊導師。

是次活動由清華大學澳門文化協會、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主辦,旨在讓澳門高中生有機會親身體驗祖國內地鄉村振興工作,增強對國家發展戰略的認識和認同,為國家的發展做貢獻。

三位學生分別獲派入宣傳組和文創組,負責影像創作和文創產品設計。學生與組員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作品,並向慈利縣當地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成果匯報,獲一致好評。學生們創作的影像,將在完成後期製作後於網上平台播放,宣傳慈利縣人文和自然風光;而由學生親自調研後製作的文創產品,將進行實體化,助力鄉村振興。活動結束後,學生們獲發參與證書以作鼓勵。

參加國際地理學大會IGC並作專題發表2024-09-03

5394 20240907120703 IGC1

本校高二望陳鶴珣、高二愛朱嘉培,由教務主任譚達賢博士帶領,於8月22日至30日出席了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第35屆國際地理學大會IGC並進行了專題發表。是次活動由國際地理聯合會IGU主辦,是與英國皇家地理學會RGS-IBG年會、美國地理學家協會AAG年會鼎立的三大地理學國際學術會議之一。

陳鶴珣、朱嘉培兩位同學在譚主任指導下,進行了為期約一年的研究,以澳門的少數族群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如何使用公共空間進行文化實踐,並從中衍生歸屬感與身份認同,突顯澳門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特點。

兩位同學在人口地理學分會場進行了專題發表及互動答問,這是首次有來自澳門的中學生站在IGC台上進行報告,獲得好評,為澳、為校爭光。會後討論氣氛熱烈。

除此之外,兩位同學還分別參加了政治地理學分會場、青年地理學者分會場及未來地球與可持續發展分會場,參與學術討論活動、認識學術前沿發展,也和不同領域、來自不同國家的頂尖學者進行了交談,獲勉勵繼續努力、保持對學術的熱愛和追求。

活動期間,譚達賢主任亦以中國澳門地區代表身份,出席了國際地理聯合會代表大會,履職參與了投票及審議表決工作報告等會務工作;陳鶴珣同學、朱嘉培同學亦獲准列席會議,認識國際性學術組織的會務運作情況,增廣見聞。這也是首次有澳門中學生列席代表大會。

本校一直透過創設不同的平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鼓勵老師專業成長、擴闊師生視野;期望透過參與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以點帶面,深化校園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