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分析儀研發團隊分享科研經歷2024-01-25

高三應屆畢業生莫鎧徽和羅韶笙在澳門早晨節目中分享了他們創新的發明項目——“一種基於顏色混合原理的色盲檢查分析儀”。他們講述了在問題探索和項目發展過程中的經歷,以及在遇到困難和瓶頸時的特別突破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最終,他們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果。
兩位同學的分享,提醒年青人要勇於探索問題,並願意走出舒適圈、不畏艱辛,去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莫鎧徽和羅韶笙面對色盲檢查的問題,他們沒有放棄,而是通過深入研究和實驗,找到了一種基於顏色混合原理的獨特方法。這激勵著我們要有勇氣面對挑戰,並尋找不同的角度來解決問題。
此外,兩位同學的分享也強調了突破和堅持不懈的重要性。在項目發展過程中,莫鎧徽和羅韶笙遇到了許多困難和瓶頸,但他們從不言敗,持續努力。這種精神提醒我們,在追求目標時,不應畏懼,要有堅定的心,遇到挫折也不輕言放棄。
同學們也感謝澳門特區政府對他們成果的肯定,這體現了政府對創新和科學研究的重視。他們也感謝母校、團體和老師對他們的幫助和支持。這種感恩之心提醒我們要珍惜身邊給予我們幫助和機會的人和機構,並在取得成就後要表達謝意。
莫鎧徽和羅韶笙的科創經歷,可以作為年青人追夢精神的一種榜樣。他們的創新思維、突破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將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去追尋夢想、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的故事也提醒我們要珍惜和感謝身邊的支持者和幫助者,常存一顆感恩的心,並以科創成果為社會大眾做貢獻。
黃燦霖老師應邀擔任微信小程式課程特聘講師2024-01-23

本校資訊科技科教師黃燦霖應微信戰略研究院邀請成為特聘講師,主要負責推廣、研究和編寫全國性的中小學微信小程式課程。
本月12日,黃燦霖老師出席香港微信小程式教育公開課──東華三院專場,對在場百多位香港教師介紹微信小程式教育平台編程工具和講解小程式製作過程。期間,培正首個開發的小程式──「校運會小程式」的作者陳鶴珣和陳景林同學,分享創作理念和成功經驗,獲與會者讚賞並認為可作優秀案例。
黃老師表示,微信小程式是wechat(微信)框架下一個無需安裝的應用程式,在有需要時就可以立即使用。現時微信小程式超過430萬,每個月有九億人使用微信小程式,每人每天平均使用時間1350秒。學習新科技,了解國情,是愛國教育體現的重要部分,在指導學生使用小程式過程中,使其親自感受國家科技發展,以科技改善生活,亦有助智慧城市培育人才。
培正成為本澳首批由騰訊微信團隊授予2024微信公開課「年度教育先鋒校園」。
譚達賢副主任分享培正可持續發展教育經驗2024-01-22

本校副教務主任譚達賢於1月5日至7日應邀前往北京師範大學出席“社會性科學議題學習”2023年學術年會並進行報告。是次活動由AISL科學素養提升聯盟、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主辦。譚達賢在會上進行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校本路徑與策略》的報告,以本校地理科和生物科的教學活動為例,分享了本校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念、策略與實踐經驗。會後與各地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獲益良多。
參加東莞航天夢冬令營活動2024-01-22

1月20日,本校張柏恩老師帶領高一善班林巧欣、陳愷婷同學出席東莞航天夢冬令營活動。是次多元化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同學積極投入活動,勇於嘗試新事物,更深入地瞭解到國家航天的發展歷程,獲益良多,擴闊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