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F Study Tour Contest 2025》奪獎獲邀赴四川參與環保研學交流活動2025-09-18

早前,本校高三級學生梁靖怡、劉可唯與高二級學生歐紫悠、徐芷琪在姚曉暉老師帶領下,參加地球環保基金主辦的《EEF Study Tour Contest 2025》並榮獲獎項。於7月上旬更獲邀參加由該會及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合辦的為期五天的《地球環保基金四川熊貓保育及智慧氣象》研學團。本校師生與來自香港十多名師生一同深入探索大熊貓保育、智慧氣象科技以及四川獨特的自然環境與文化。
在研學團開營儀式上,四川省港澳辦副主任馬聰先生表示,希望此次活動能充分發揮四川的生態與人文優勢,讓三地青年深入學習智慧氣象科技的發展成就、生態保護成果及國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並進一步促進高校與青年之間的交流合作,搭建更廣闊的平台。
為期五天的研學團行程豐富,包括參觀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氣象博物館及雷達基地、都江堰大熊貓基地進行熊貓義工培訓與體驗、參觀金沙遺址博物館、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太極文化體驗學習以及四川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等。
日前,該研學團於香港理工大學舉辦成果分享會,本校同學向在場嘉賓分享了在四川的所見所聞,並表示這次活動讓她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大熊貓保育的重要性,並對祖國在氣象科技及生態保育方面的卓越成果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短短五天的行程內容充實,學習體驗豐富,令師生們受益匪淺,獲益良多。
「京-灣數學建模夏令營」奪優秀論文2025-09-18

本校師生積極參與由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學建模教育中心主辦的 2025「京 - 灣數學建模夏令營」活動,憑紮實的學術能力與創新研究,成功獲得優秀項目論文殊榮。
本次夏令營吸引力強,匯聚來自內地及澳門地區共 66 所學校的師生參與,其中包括 882 名學生與 103 位帶隊指導教師。本校派出 2 名教師帶領 16 名學生組隊參與,與各地優秀師生交流學習。活動經過線上課程學習、課題研究設計、論文評審篩選及線上論文答辯四大階段,經過嚴謹評審,最終僅選出 21 篇論文授予「優秀項目論文」稱號並頒發證書。
本校師生表現亮眼,共有兩支隊伍順利進入最終論文答辯階段並獲佳績:黃子懿、岑柏晴、林晉毅、梁浩然組成的隊伍,以論文《共享單車投放與調度優化的數學建模及應用 —— 基於深圳市某區域數據》授予「優秀項目論文」稱號;王彥智、符樂怡、梁芷琪、黃俊鉻組成的隊伍,則以論文《城市內澇風險動態預警及應急資源優化配置模型研究》授予「優秀項目論文」稱號。指導教師為本校中學數學科組馮志超老師與趙婧雅老師。
赴港參與港澳網絡技能賽奪金獎2025-09-17

本校學生鍾天健於暑假期間代表澳門,前往香港資訊科技學院參加「2025 年港澳青少年網絡技能競賽」總決賽,憑藉出色的表現勇奪金獎,展現出卓越的網絡技術實力與競技素養。
本屆比賽由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香港思科網絡學院及香港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聯合主辦,旨在促進港澳兩地青少年在資訊科技領域的專業交流與技能提升。比賽設有初賽與決賽兩階段,鍾天健同學經甄選脫穎而出,成為澳門代表之一,參加在香港舉行的決賽。
決賽共設兩大環節:「網絡知識測試」及「模擬實戰測試」,內容涵蓋網絡架構設計、故障排除與實際應用操作,全面考驗參賽者的理論基礎與實作能力。鍾天健同學在比賽中沉著應戰,憑藉紮實的知識與靈活的應變能力,最終榮獲金獎。
本校獲授「AI好少年培養基地」 師生赴京研學交流2025-09-17

本校近日獲中央新影中學生頻道授予「AI好少年培養基地」牌匾,這一榮譽的取得,正是本校在人工智慧教育上持續探索與合作的成果,也為未來更多的合作交流開啟了新契機。
今年5月,本校數學科吳倩瀅老師應邀參與在北京舉行的《AI好少年》欄目發布會。該活動由中央新影中學生頻道主辦,來自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及基礎教育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青少年AI教育的推進方向。
隨後在6月15日至20日,本校27位初一學生赴北京參加「AI好少年·京澳啟未來」研學團。學生透過人工智慧課程、科技企業參訪及高校交流,深入體驗AI在學術與產業中的應用,拓展國際視野與跨領域思維。
此次授牌不僅是對本校前期努力與實踐的認可,也為未來與內地優質資源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礎。本校亦將以此為契機,持續培養具備科技素養與創新能力的新一代學子。
赴港參加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2025-09-17

由香港特區政府、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合主辦,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9月10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拉開帷幕。本校高士德校部小五級陳子朗,路環校部初二陳子謙作為澳門地區學生代表獲邀出席盛會。
論壇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開幕辭,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副主任李鎮、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肖渭明發表重要講話。論壇匯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官員、國際組織及商界翹楚等逾6000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