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長教師澳門研修班學員到訪2025-04-15

4月11日上午,第二期中小學校長教師澳門研修班的40多名學員到訪本校,成員包括來自內地多個省市及澳門的學校領導、主任和教師等。透過本校師生的講解與演示,學員深入了解了本校在教學創新及學生培育方面的經驗與成果,並就人工智能(AI)和STEM教育的實踐進行了深入探討。
活動中,中學數學科陳嘉賢老師分享了AI在數學課程中的融入與應用,包括課程體系建設、智慧教學平台的使用以及學生創新作品的成果展示。中學物理科梁婉茵老師則以AI輔助學生學習的教學實例,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AI逐步引導學生完成研究課題的教學實踐。
此外,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羅濱和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江春蓮副教授對是次參訪行程進行了總結,她們圍繞AI與STEM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分享了觀點,並就未來教育創新的發展方向進行了交流。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師生到訪2025-04-15

日前,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的師生一行20多人蒞臨本校參觀交流,雙方在友好熱烈的氣氛中展開了一場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動。活動期間,小學常識科主任林潤薇老師為來訪師生主講了一場以「澳門歷史與文化」為主題的講座,內容豐富,深入淺出,為來訪師生帶來了一次難忘的文化體驗。
全澳男、女子兒童乒乓球單打賽均奪冠2025-04-14

本校學生參加全澳男、女子兒童乒乓球單打賽,成績如下:
男子組:
第一名 溫庭昊 P6D
第四名 梁卓諾 P6D
第六名 麥俊毅 P5D
第八名 梁栢熹 P4B
女子組:
第一名 梁樂昕 P6C
第二名 張禛熹 P6A
第三名 甘迦瑜 P4D
第六名 龍紀霖 P5D
榮獲“中克國際藝術文化交流使者”2025-04-14

克羅地亞前總統伊沃 · 約西波維奇早前到訪我國,本校學生陳子朗、梁紫玥及陳子謙獲邀出席在深圳舉行的歡迎晚宴活動,並成為文藝交流演出嘉賓。因表現出色而獲頒“總統特別榮譽獎”,並授予“中克國際藝術文化交流使者”光榮稱號,成為澳門首次獲得此榮譽的優秀學生代表。
三位學生以往在國際性文化藝術交流及比賽中屢獲殊榮,去年在德國舉辦的“中德國際古琴藝術節暨音樂大賽全球總決賽”中分别獲金、銀獎,亦曾在北京舉辦的“中國 · 東盟國際文化交流系列活動”中獲頒“模範少年”光榮稱號,展示澳門少年風采,為澳為校爭光。
聚焦多元SDGs「高中文組地理日」實地活動圓滿舉行2025-04-14

【聚焦多元SDGs 本校「高中文組地理日」實地活動圓滿舉行】
為深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本校地理科於四月初舉辦「高中地理日」實地考察活動,選址於澳門黑沙海灘及其周邊地區。活動由周慧心、顧俐俐及楊宇恆老師統籌策劃與帶領,參與對象涵蓋高一、高二、高三文組學生,以及六位地理奧林匹克研習小組成員,分三天舉行,共約210人參與。
是次考察設計緊扣多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活動內容涵蓋:
SDG 13:氣候行動——透過風速與微氣候測量,了解氣候條件與環境變化的關聯;
SDG 14:保育海洋生態——進行海浪觀察與海岸類型判別,分析侵蝕與沉積現象;
SDG 15:保育陸地生態——觀察防風林(如木麻黃)對地表環境與風速調節的作用;
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實地檢視燒烤區等公共設施的管理與維護狀況;
SDG 11:可持續城市與社區——透過微氣候與遮蔽效果分析,探討城市綠化與環境規劃策略。
活動內容豐富,包括海灘剖面測量、沙粒分布分析、風化現象調查、氣溫與光照率紀錄、微氣候與樹冠覆蓋率分析等。學生亦運用CanopyApp與「兩步路」等應用程式進行地理資訊與空間數據收集與圖像化處理,將課堂所學實踐於真實環境,提升地理探究與分析能力。
此外,學生就黑沙相關議題進行綜合評估,從自然景觀、生態承載力、設施配套、旅遊潛力與保育需求等多角度思考,在旅遊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尋求平衡,進一步體現地理科「問題導向學習」的核心精神。
參與同學紛紛表示,活動具挑戰性又發人深省,不僅讓他們以全新視角觀察黑沙海灘,更提升了對可持續發展議題的認知與參與感。本學年「地理日」活動成功結合課程與實地經驗,體現「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高中學習歷程留下開心且深刻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