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劇場《三色物雨》進校園2025-05-23

日前,我校小一級學生參加了由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與澳門科學館合辦的《三色物雨》氣象科普劇場。此次活動旨在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暴雨預測的挑戰及安全出行的重要性。
學生們透過多個生活化的場景學習了暴雨的成因、應對措施及預報的難點,增強了防災意識。活動中設有問答環節,學生們踴躍參與,展現出對氣象的濃厚興趣,深入理解氣象知識。
本校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透過此類活動提升學生的防災意識,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應對天氣變化。
我校教師論文登上音樂教育論壇2025-05-22

“第八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學校音樂教育論壇”於5月15-17日在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融合·創新·共用:新時代基礎音樂教育的多元發展”。論壇共收到報名表300餘份、參會論文160餘篇、課例40餘個。經學術委員會評審遴選後,最終共有48篇論文、12個課例受邀參與盛會。我校幼稚園陳芳老師撰寫的論文《音樂戲劇創意教學設計及其評價策略》經選拔受邀參加大會,於5月17日在大會作論文分享。
該文是以澳門本土涼茶文化為主題,以音樂戲劇的形式在幼稚園開展創意課程的教學行動研究。本場論文宣講由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王曉盈副教授主持,著名音樂教育學者郭聲健教授點評。陳芳老師是唯一一位受邀參加的澳門中小幼教師代表。
參加第五屆小學校際模擬聯合國活動2025-05-22

5月18日,我校高潔老師和劉宇博老師帶領14名小學生參加了由廣州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及中國國際教育論壇主辦的「第五屆小學校際模擬聯合國活動」,與來自大灣區的近千名選手同場競技。活動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為核心,圍繞瀕臨絕種物種保護、全球兒童食品安全等全球熱點議題展開討論。我校代表隊在來自50多所學校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十項大獎,成績斐然。
本次模擬聯合國活動是一項極具代表性、含學術價值極高的校際賽事。在模聯會場上,我校學生憑藉流利的英語表達、扎實的調研能力和靈活的應變技巧,贏得評委的高度讚譽。他們深入探討全球性議題,提出創新且可行的解決方案,充分展現了我校在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教育成果。其中,梁慜翹同學更受主辦方邀請,作為優秀學生代表接受採訪。
獲獎名單如下:
"Best Diplomat" (Highest Award): Anson Ngan (P4G), Emilia Ng (P4H)
「最佳外交官」最高獎項:顏秉凱、吳思妤
"Outstanding Diplomat" Award: Angeline Leong (P4H), Alston Chan (P3G)
「傑出外交官」獎項:梁慜翹、陳啓迪
"Honourable Diplomat" Award: Angie Ao (P4G), Eliana Pu (P4G), Miracle Lao (P3G)
「榮譽外交官」獎項:歐柏希、濮辰羽、劉子依
"Best Working Paper" Award: Kenny Lin(P4H), Anzo Ngan (P3G)
「最佳工作文件」獎項:林鈞瀚、顏嘉駿
Team Award: "Outstanding Team"
「傑出團隊」團體獎
Supervising teacher: Ms Jessie Gao
指導老師:高潔老師
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來訪2025-05-22

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一行十多位嘉賓於5月15日下午蒞臨本校參觀交流。來賓們均為來自廣東省多個知名教育機構的代表。活動期間,本校師生熱情接待,並通過詳細的講解,向來賓們全面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情況,以及未來的升學發展方向。
雙方均期望,通過本次交流,進一步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與互補,攜手推動兩地基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劍橋教授蒞臨培正 推動國際學術交流2025-05-22

為拓展學生學術視野及促進國際交流,培正中學(路環校部)於5月20日舉辦「劍橋教授學術交流暨學生研究項目研討會」,特邀英國劍橋大學前副校長暨工程系教授 David Cardwell 蒞校與師生交流,啟發學生探索學術與創新。活動當日,多位學生家長亦親臨現場,見證子女在研究項目中的成長與成果,並表示支持學校推動國際交流與實踐學習。
去年9月,本校甄選其中9名具有研究潛質的初一學生參與「劍橋線上+線下研究項目計劃」,本計劃於2月份正式啟動,並於4月前往劍橋大學展開多日沉浸式學習。透過講座、實驗、工作坊及導師指導等方式,與國際學者和同儕互動,體驗跨文化混合式學習,啟發個人學術興趣與創新思維。
研討會中,學生代表發表研究成果與心得,涵蓋多個跨學科議題及創新方案,展現國際學術舞台上的潛力與創造力。David Cardwell 教授亦分享劍橋的教學理念,強調培育具研究潛質學生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持續深入探索,並從更廣闊的角度思考未來研究方向。本校未來將深化與國際高等學府合作,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術與成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