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滬海洋科普研學營2023-04-16
在教育發展基金資助下,上星期水底機械人小組22名師生在上海成功開展為期六天的“海洋科普研學營”。本次研學營以海洋學習為主題,讓參加者充分了解海洋科學知識、國家前沿技術,以及國家海洋產業發展及制造。此次活動更吸引了澳門師生參與,共同感受創新科技的魅力。
研學營期間,師生們先後參觀了上海天文館與中國航海博物館,探索深空宇宙與地球海洋的奧秘。同時,參訪了車間現場,深入了解中國重工業船舶的生產制造過程。在登上“遠望1”號退役航天測量船的過程中,師生們深入了解了該船內部構造與歷史,以及與海洋科學息息相關的各項技術。參觀了同濟大學 Fablab O實驗室了解其創意與傳媒的結合與應用。
師生亦參觀了彩虹魚深淵極客科普研學基地,近距離觀察了百米級載人觀光潛水器和1:1載人艙模型。學生們踴躍提問,與產品研發團隊互動。參觀了深淵生物樣本庫、親眼目睹了來自11,000米馬里亞納海溝的珍貴樣本,包括深海水、沉積物、鉤蝦等,亦考察了海洋大數據中心和水下機器人展廳。
來自交通運輸部上海海圖中心的專家們為澳門師生帶來了講座。參與了彩虹魚原創迷你著陸器的組裝和模擬體驗,結合浮力與配重的計算,模擬體驗了深海著陸器設計與電磁抛載的工作原理。
除此之外,本次研學營還安排了參觀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讓師生們親身體驗海洋科普知識的實踐應用,考察了國家重點實驗室300米長的多功能船模拖曳水池,海洋深水試驗池的造浪功能。此次研學營的豐富活動讓參加者深刻感受到創新科技的魅力,同時獲得了關於海洋的寶貴知識。
本次研學營的豐富活動讓參加者深刻感受到創新科技的魅力,同時獲得了關於海洋的寶貴知識。研學營結束後,師生們紛紛表示收獲滿滿,期待有更多機會去了解海洋,探索海洋,感受創新科技。他們希望在不遠的未來,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這次研學營的成功舉辦,不僅提高了同學們對海洋科學的認識,也將對國家海洋產業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我們期待在未來,有更多類似的活動舉辦,為推動國家海洋科技創新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