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習的「歷史」脈絡:AI的影響力2025-01-09
地理科組以「人工智能在地理科的應用」為主題舉辦了一場分享活動,吸引了來自大灣區數十位教師參與。本次活動由地理科楊宇恆老師主講,重點介紹如何在初中二年級的課堂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學習效果。
活動中,楊老師展示了多種將人工智能融入地理教學的創新方法。例如,他介紹了利用AI技術生成簡單線條的地理景觀圖,讓學生透過檢視景觀的真實性和合理性來提升批判性思維。同時,他還示範了如何引導學生運用AI將第一手數據轉化為可視化地圖或圖表,不僅降低了製圖的技術門檻,還能幫助學生擴大研究範圍,激發探索地理問題的興趣。
參與活動的教師們一致認為,人工智能為地理教學注入了嶄新的活力,開拓了創新教學的更多可能性。AI技術不僅改善了教學效率,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地理課堂更具啟發性和互動性。
而歷史科在教學成果分享會上,以《AI時代下的個性化教育與人文關懷》為題,探討AI時代下,個性化教育與人文關懷在中學歷史教育中的應用。AI使個性化教育得以進一步實踐,對老師而言,AI可以作為輔助教學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強教學成效;對學生而言,適當運用AI可以提升學習興趣,並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將AI技術滲透到不同學科的教學,是近年教育發展的趨勢,亦引發了學生學習、課程與教學的系統變革。
#培正創校135周年紀念AI時代下的教育變革人工智能素養研討會
#各科分享回顧
#地理科
#歷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