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舊版網頁
瀏覽次數:

校園即時影像

培正電郵系統

智慧課堂新探索:理科教學的AI轉型2025-01-10

在AI迅速發展的時代,本校理科教師積極將人工智能融入教學,展現出自然科學教育的創新面貌。

物理科教師運用AI工具,帶領學生進行專題研究,透過AI進行資料蒐集、文本生成及圖像創作等,激發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創新方法。在運用過程中,教師特別強調批判性思考和資訊驗證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模式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字素養,為未來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實驗結果顯示,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都有顯著提升。

在這股教育創新浪潮中,化學科團隊也在校內進行了重要的教學分享。據古成威老師介紹,化學科團隊開發了兩個引人注目的AI應用方案:首先是針對學生在測驗中未能完全掌握的內容,利用AI工具生成個人化的輔助學習資料和測試題目,讓學生能進行針對性複習,加強理解和掌握。這種方式也讓教師能更有效運用教學準備時間,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課程設計的創新和個別學生的輔導中。其次是在進階化學科的課外活動教材編制中,因應來自不同年級、程度不同的學生需求,運用AI工具生成深淺有別的教材,包括筆記、選擇題、填充題工作紙和溫習卡等,協助學生掌握課程大綱以外的基礎知識,為專題研究做好準備。

延續理科創新教學的步伐,生物科姚曉暉老師於12月14日的《AI時代下的教育變革》教學成果分享會上,介紹了創新的「運用AI在中學開展生態速查」教學方案。通過進行生態速查(BioBlitz),學生得以將課本知識實際應用,獲得環境行動經驗。在AI的輔助下,學生能更有效地進行數據分析整理,並以報告、海報及短片等多元形式呈現研究成果,逐步成長為具備現代環境素養的公民科學家。

這三個學科的創新實踐展現了AI教育的多元可能:物理科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化學科發展個人化學習方案,生物科則強調實地應用與環境教育的結合。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教學經驗透過校內分享會得到了廣泛交流,除了在本澳教育界引起迴響,更吸引了內地的教育同仁參與討論,促進了大灣區教育合作的深化。

#培正創校135周年紀念AI時代下的教育變革人工智能素養研討會
#各科分享回顧
#物理科
#化學科
#生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