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舊版網頁
瀏覽次數:

校園即時影像

培正電郵系統

科普萬里行:徐星院士解密恐龍滅絕2025-02-22

由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辦、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協辦之“科普萬里行”活動於2月21日在澳門培正中學禮堂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學術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星先生帶領200多名高二學生,共同探索那段風雲變幻的史前歲月,用科學論證的方法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

出席嘉賓分別有: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理事長、湖北省政協常委呂聯苗;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常務副會長、江西省政協常委陳志玲;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常務副理事長、山東省政協常委陳捷;中聯辦協調部二級調研員吳國權;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副會長、青海省政協常委胡達忠;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副理事長、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常委李國輝;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副監事長、南京市政協常委王海濤;培正中學譚達賢主任和林健邦主任。

徐院士長期致力於恐龍研究,對遠古生物充滿熱情。他在講座中從地球約40億年的生命演化談起,闡明了恐龍家族曾擁有上千種物種,這些生物的自由誕生與相繼凋零正是大自然生命規律的生動展現。針對恐龍滅絕的原因,徐院士結合豐富的科學數據與論證,介紹了多種主流理論——包括約6600萬年前天體撞擊引發的劇變,以及印度德干高原火山爆發對氣候造成的長期影響。徐院士精彩的論述不僅令大家腦海中浮現出遠古世界的生動畫面,也激發了現場師生的熱烈討論。台下同學紛紛舉手發問。

在問答環節中,徐院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回答了“恐龍生態研究對未來科技進步與環境挑戰有何啟示”這一問題。他表示,研究恐龍的演化歷史不僅是對過去的探索,更蘊含著對未來的啟示。透過對恐龍生命歷程的探究,我們能更清楚地理解生物多樣性在極端環境下的演替與適應,這對預測人類未來可能面臨的環境變化提供了重要依據。徐院士進一步說明,科學的力量在於從長遠的歷史視角中汲取智慧,他用“以史為鑑”啟迪現代文明為例,呼籲大家正視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深遠影響,從而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與愛護環境貢獻力量。

此次講座不僅讓同學們充實了古生物學知識,更生動展現了科學探究從提出假設到實證驗證的嚴謹過程。徐院士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在場師生闡述了追求真相與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使大家從遠古恐龍這一生動實例中,領略到自然法則的奧妙與歷史變遷的深刻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