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學年高士德校部開學備忘2025-08-04
2025/2026學年高士德校部開學備忘
8月30日(星期六) 小幼家長會
09:00 幼兒(K1)
10:30 幼初(K2)、幼高(K3)
14:00 小一、二
15:30 小三、四
17:00 小五、六
9月1日(星期一)
新學年第一期學費自動轉賬(舊生)
開學日
08:45 幼稚園 (10:45放學)
09:00 小學 (小一、二11:00放學, 小三、四11:20放學, 小五、六11:30放學)
14:00 初三、高一 (約15:50放學)
14:10 初一、二 (約15:50放學)
15:00 高二、三 (約16:45放學)
9月2日(星期二)
按日常上課時間表上學及放學
9月1日(星期一) 18:00 初一、二家長會
9月2日(星期二) 18:00 初三、高一家長會
9月3日(星期三) 18:00 高二、三家長會
請一位家長抽空出席家長會
以上時間以最後通知為準
全國信息素養大賽總決賽中獲多個獎項2025-08-24

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桐鄉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25全國青少年信息素養大賽總決賽,於8月19日至24日在浙江省桐鄉市隆重舉行。
本屆大賽累計吸引38.8萬名青少年報名,全國25個地區約21萬名選手參與複賽,最終2.8萬名選手脫穎而出,晉身全國總決賽,並在智能應用、算法思維、自主創新三大領域的20個賽項中展開激烈角逐。
我校學生在總決賽的舞台上,於不同賽項均獲得佳績:
圖形化編程挑戰賽 小學組(1-3年級)賽項:
P2B 呂樂謙 獲 一等獎(指導老師:梁翊翀)
P3B 馮子謙 獲 三等獎(指導老師:李凱勤、鍾旭熙)
算法創意實踐挑戰賽(C++) 小學組賽項:
P6D 溫庭昊 獲 一等獎(指導老師:林秀蘭、江康正)
算法創意實踐挑戰賽(C++) 初中組賽項:
S1B 黃宇彬 獲 一等獎(指導老師:林秀蘭)
Python編程挑戰賽 初中組賽項:
S2B 盧峻熙 獲 三等獎(指導老師:林秀蘭)
水中無人系統挑戰賽賽項:
P6D 司徒琛悅、P6D 周紀君、P6D 黃詩恩 獲 三等獎(指導老師:劉安雋)
S1A 孔鈺婷、S1A 李善施、S1C 王子淇 獲 優秀獎(指導老師:劉安雋)
全國青少年信息素養大賽是“世界機器人大會青少年機器人設計與信息素養大賽”重要賽事之一,大賽自2013年舉辦,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屆,入圍“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名單”,並推動青少年信息素養水平的廣泛提升,培養更多的創新後備人才。
於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奪多個獎項2025-08-24

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5年宋慶齡少年兒童未來科學日暨第二十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於8月14日至17日在河北雄安新區舉行。本校共3件作品入圍複賽,共獲得1項金獎、2項銀獎,並得2項優秀科技繪畫獎,成績令人鼓舞。本次參賽獲教青局資助部份經費。
本校獲獎名單:
發明項目——金獎:閔予恩
作品:IceGuardian X-Glide
指導老師:閔好年
發明項目——銀獎:蘇凡越
作品:「車」安思危——一種應對淹水的停車場系統
指導老師:梁翊翀、江康正、陳華健
人工智能(編程)——銀獎:吳若曦、馬正浩
作品:智能調色及自動上色裝置
指導老師:袁國展
優秀科技繪畫獎:葉禮瑞
作品:海洋環保交通工具
指導老師:王桂芬
優秀科技繪畫獎:袁希蕾
作品:小小天地
指導老師:黃懷樟
本屆發明獎共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港澳地區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的5.7萬餘名青少年積極參賽,4.6萬餘件作品參評,創歷屆新高。經評審,獲獎作品共計590件,其中發明作品346件(金獎36件、銀獎104件、銅獎206件)、人工智能(編程)作品183件(金獎20件、銀獎57件、銅獎106件)、創意作品61件。另外,還遴選出優秀科技繪畫作品95件進行展覽。
第七屆培正盃模擬聯合國大會圓滿舉行2025-08-24

由澳門培正中學國際議題研習學會主辦的「二零二五培正盃模擬聯合國大會」於7月12日至14日在本校舉行。活動吸引來自廣州、四川、珠海以及本澳多間中學師生參與。
是次大會秘書處成員由國際議題研習學會的同學組成,分別為:
秘書長:何佩沛
副秘書長:郭沁雪
財務長:黃寶穎
設計及宣傳總監:易沁禧
中文學術總監:陳鶴珣
英文學術總監:潘子健
公共關係總監:黃若藍
會務總監:何宇恆、林裕彤
主席團負責人:文家誠、張子晗、胡碩孜
會場學術指導:歐陽智堅
主席團成員:陳鶴珣、李卓翹、劉開顏、曾煒迪、趙澤同、陳佑、鍾文皓、黃冕、劉哲、陳毅朗、楊梓灝、鄭啟揚、施人銘、潘子健
大會學術顧問為譚達賢主任,指導老師為王文靜老師。
在大會開幕式上,陳敬濂副校長致辭表示,培正盃從最初的校內嘗試,已經逐步成長為今日匯聚各校英才的學術平台。在「一國兩制」背景下,學校更是期望透過推廣模擬聯合國活動,為港澳及內地青年搭建交流平台,通過模擬外交實踐深化對國家發展認知,讓學生深刻瞭解祖國在全球交流中一直倡導的「世界公民」的概念。並希望同學們能夠保持對世界及祖國的關注和熱情,以自身的知識和力量為建立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大會秘書長何佩沛代表組委會致歡迎辭時則表示,作為澳門首個由中學生自主運營的模聯會議,培正盃七年來持續為青年提供學術平台。本屆設立中文常委、中文歷史委及首度新增的英文歷史委三個委員會,學術團隊創新設計會議議程。何秘書長分享自身模聯經歷,強調非正式磋商環節中的即興思辨最能鍛鍊能力。她特別感謝母校支持及學術團隊、志願者的付出,同時期許代表們在學術交鋒中深化對國際事務的理解。
作為本澳首個由中學生舉辦之模擬聯合國大會,「培正盃模擬聯合國大會」自2019年起至今已舉行至第七屆。而本次會議亦迎來了全新突破,除了本澳多間中學參與之外,亦獲得了來自廣州、珠海以及四川廣安市等多間學校的師生的大力支持。同時,本次會議增設了澳門觀光導賞及校園導賞,令不同地區的師生更加瞭解澳門文化以及發展。經過六個會期的商議,學術團隊根據代表提交文件質量、演辯及磋商技巧、對背景知識的把握與運用等多方面進行獎項評定,結果如下:
【中文委員會——扎伊爾河上的哀歌:2025年盧旺達——剛果民主共和國衝突】
鄭竣澤 傑出代表 (粵華英文中學)
鄧茜源 榮譽提名 (廣州市培正中學)
張炳榮 最佳立場 (自由模聯人)
周旅欣 最佳潛力 (廣州市培正中學)
【中文歷史特殊委員會——維也納和會】
陳施睿 最佳代表、最佳代表團 (勞校中學)
黃卓淇 傑出代表 (澳門培正中學)
安然 榮譽提名 (珠海一附實驗中學)
吳欣姿 最佳代表團 (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
張家堯 最佳代表團 (澳門浸信中學)
黃子嫣 最佳代表團 (澳門浸信中學)
鄧可雯 外交風採獎 (珠海一附實驗中學)
胡珈浠 極具潛力獎 (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
馮蘊鈿 極具潛力獎 (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
林妙堉 極具潛力獎 (澳門浸信中學)
梁永燊 極具潛力獎 (澳門培正中學)
曹心怡 最佳文件寫作獎 (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
【English Historical Committee - Yalta Conference】
鄭詩樂 Outstanding Delegate (澳門培正中學)
林文洛 Outstanding Delegate (澳門培正中學)
方奕棋 Honourable Mention (聖若瑟教區中學)
沈欣瑞 Honourable Mention (珠海一附實驗中學)
邱焯楠 Honourable Mention (澳門培正中學)
李文希 Best Diplomacy (廣州市為明學校)
湛薈雯 Best Potential (珠海一附實驗中學)
曹俊宗 Best Potential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本次活動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演講、溝通、寫作及思辨能力,更著眼於拓展其國際視野,提供認知與參與全球事務之途徑。與會期間,無論身處正式會場抑或議程以外的磋商中,同學們均秉持著外交風度,保持宏觀視野,立足既定立場,就各項議題闡述多元觀點。
為期三日的會議中,同學們嫻熟運用經濟、地理、國際關係等相關學科知識,其傑出的學術水準生動詮釋了新一代青年之外交風貌。大會亦將恪守宗旨,持續鼓勵青年學子深化對聯合國在全球性議題中擔當之角色與責任的理解,並推動其為增進世界和諧與社會繁榮奉獻心力。
赴牛津大學參與全球探索計劃夏校課程2025-08-22

本校五位學生楊皓森、張兆鋒、陳上禮、鍾天健與黃澤善,在林秀蘭老師帶領下,於8月4日至16日赴英國牛津大學參與騰訊微信創新實驗室主辦的“全球探索計劃——牛津夏校”課程。該課程為牛津大學首次與中國科技企業合作推出,專注於培養兼具人工智能素養與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五位同學憑借在“第三屆小程序全球創新挑戰賽”中的優異表現及英語與AI綜合測評,榮獲獎學金,展開為期兩周的學術與文化之旅。
開幕式中,張兆鋒與鍾天健同學作為首校學生代表發言,以自信態度和流利英語表達,贏得中英教育、文化、科技等領域嘉賓的熱烈掌聲與高度認可,展現培正學子的卓越風采。
夏校課程由牛津大學教授 Alex Rogers 設計並主講,涵蓋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批判性思維及商業心理學等。學生通過專題研討、小組討論、模擬面試與項目實踐,深入理解AI應用,並通過“牛津洞察”講座拓展科技與社會議題的思辨能力。
課餘時間,同學們參觀了大笨鐘、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及巴斯古城,體驗英倫文化,參與莎士比亞戲劇工作坊,增強語言與跨文化理解能力,也為小組項目注入靈感。最終,各小組完成以AI為主題的項目展示。同學們連夜調研開發,並於8月15日進行彙報,從容自信、內容扎實,獲得教授高度讚揚。
此次夏校不僅是學術之旅,更是一次文化與心靈的成長。同學們在多元環境與高強度學習中拓寬視野,提升語言、思維與協作能力,進一步堅定了走向國際的信念,為未來升學和科研奠定堅實基礎。在此,衷心感謝騰訊與牛津大學提供此次機會,助力同學們走向世界、追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