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即時影像

培正電郵系統

京、港、澳男子學界排球冠軍邀請賽2015-02-14

325 20150214102104 2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5-02/14/content_974853.htm

培正辦學界排球邀請賽

澳門培正中學一向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於體育運動相當重視,其中排球項目尤為突出,在剛過去的本年度學界排球比賽中取得了五冠兩亞的佳績。為了慶祝創校一百二十五周年,該校於本月八日舉辦了“培正中學創校125周年紀念 · 京、港、澳男子學界排球冠軍邀請賽”。

    該比賽邀得二○一四年北京市運會青少年組冠軍——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二○一四年度香港學界排球精英組冠軍——香港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與該校排球隊友誼比賽。此三支男子隊伍各具特色,在所在地區的排球運動上均有卓越成績。今次活動集三地學界排球精英,除了切磋球技以外,還透過觀摩交流,增進三地同學友誼。各隊實力接近,比賽相當激烈,在嘉賓、家長和同學的喝彩聲中,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技高一籌,獲得本次賽事的冠軍;澳門培正中學以三比○戰勝香港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獲得亞軍;香港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則獲季軍。

桂澳學生寫生交流活動獲金獎2015-01-11

桂澳學生寫生交流活動,胡凱琳獲高中組金獎,李奕儒獲初中組金獎。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5-01/11/content_966263.htm

 

澳門日報:

桂澳搭建學生交流藝術平台 

本報記者  李嘉敏  報道


嘉賓、負責人及參與學生留影。


梁勵(右二)向得獎學生頒發獎項

    梁勵:繪畫中學會包容欣賞別人

 

    桂澳搭建學生交流藝術平台

 

    由澳門國際創價學會、中華教育會及廣西藝術學院主辦,美術協會協辦的“桂澳學生寫生交流活動二○一五”昨日舉行,先後進行寫生創作並向得獎學生頒獎。教青局長梁勵期望,兩地學生互相學習,藉此結下深厚友誼,搭建交流平台。同時不單追求畫作的優美度,作品亦要具生命力,透過感受澳門的美,以彩筆描繪小城人情味。

 

    實踐鍛煉發掘人才

    活動由澳門基金會贊助。頒獎禮昨日下午三時半假理工學院舉行,中聯辦文教部副部長張曉光,梁勵,文化局代表邵燕樑,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澳區全國政協委員、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日報社長陸波,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歸僑總會會長劉藝良,廣西藝術學院學生工作部長秦記洪,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中華教育會副會長李沛霖,美術協會副會長陸曦,國際創價學會理事長李萊德等出席。

    國際創價學會青年部長李俊鳴致詞指出,活動至今已踏入第六個年頭,在廣西藝術學院和澳門兩地學生的支持下,形成繪畫恆常交流。多年來得到廣西藝術學院負責人悉心指導,澳門同學通過寫生交流活動,增長水彩畫和中國畫的知識,助提高水平,獲益匪淺。期望藉此促進兩地文化交流,成為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透過實踐、鍛煉及發掘人才,推動澳門和廣西兩地教育和文化藝術的聯繫交流,為澳門中學生提供發揮才能的平台。

    展示精湛繪畫功底

    秦記洪指出,過去交流中,兩地學子切磋畫技、共同進步,建立了深厚感情,為促進兩地文化繁榮和青少年互相了解搭建良好平台,豐富兩地藝術交流。昨日學生共繪這座中西文化薈萃的歷史名城,共傳嶺南色彩的中華文化,充分展示青年學子精湛的繪畫功底。他誠邀澳門師生到廣西藝術學院交流學習,感受當地風土人情、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創造更多精妙的繪畫作品。

    梁勵讚揚桂澳學生繪畫的素描、水彩及油畫等作品各具特色,構思獨特,深厚畫功令人眼前一亮,尤其作品水平逐年提高,從中培養不少具藝術素養的學生,活動成效不俗,有助促進本澳美術教育事業發展。期望兩地學生均能將澳門的美深印腦海,從生活中感受澳門的人情味,變成一幅幅具生活氣息和靈魂的作品。並在繪畫中學會包容、欣賞別人,及擅於發掘生命中的美好事物。

    是項比賽大學組由馬海斌奪得金獎,培正中學胡凱琳、濠江中學潘詠儀分獲高中組金獎,澳門大學附屬中學關文意、培正中學李奕儒獲初中組金獎。

 

 

 

 

曾學為發明獲小科學家二等獎2014-11-14

澳生發明獲小科學家二等獎

 

    【本報消息】第十四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於上月廿三至三十日在北京市舉行。教青局推薦獲參評資格的培正中學學生曾學為代表澳門學生到北京參加有關活動,與來自內地不同省市的九十四名高中學生齊聚一堂,展示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評審後,曾學為獲得二等獎,成績令人鼓舞。

    曾學為的參賽作品名稱為“簡易水底機械人控制系統”。是一個可於岸上操作及水下控制的機械人,以光纖作為穩定訊息傳送的工具,有IP68級的防水水平,能承受五十多米水深的水壓,可透過智能手機、電腦等輸入相關指令,並透過光端機把數據對不同的控制板發送指令作出運作;其優點為操作簡易及成本較低,但擴展性高,可用作開發水底資源、水底探索等,加入適用的配件亦可作生物採集器及傳感器等,用途廣泛。

    在七天的活動中,參賽學生接受了知識水準測試、項目答辯、綜合素質考察等一系列的考驗,最終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的獎項。除了評審部分,同學們亦參與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動,如諾貝爾獎獲獎科學家講座交流、與青年科學家對話、與小學生手把手科學實驗社會公益活動、參觀中國工程院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其中,諾貝爾獎獲獎科學家講座交流邀請了一九九七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斯坦利 · 普魯西納教授,以報告會的形式,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科研經歷及科研成果,令同學獲益良多。

    指導老師劉冠華表示,學生透過參與是次活動,能從觀摩及與其他參賽學生交流,豐富其科技創新意念,激發思考,對學生的科創發展有重要性的影響。教青局近年致力推廣科普教育,鼓勵本澳學生積極參加科普活動及比賽,旨在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藉此提升青年競爭潛能,培育青少年在科學領域中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有助推動學校科學教育的發展。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4-11/14/content_951121.htm

培正採“角色扮演”反思“佔中” 2014-10-07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4-10/07/content_941132.htm

 

學生嘗試易地而處    履行各自社會責任

 

    培正採“角色扮演”反思“佔中”

 

    【本報消息】香港政府、學生或市民、警察、家長,是“佔中”事件中的主要持份者,如果你作為其中一員,你可會換個角度思考所應履行的責任、行動和對社會帶來的影響?培正中學選擇“角色扮演”的方式,讓一千名初三至高三的學生嘗試“易地而處”,對“佔中”反思。過程中教師在公民課堂上不作講解評論,而重溫事件始末的媒體資訊整理報告書、設計和整理“角色扮演”工作紙等工作,均由學生自行完成,校方相信整理結果對學生更具說服力。

    從旁觀察老師不語

    “佔中”行動自九月二十八日宣佈啟動後,翌日該校學生會和國際議題研習小組的學生找到校長高錦輝,建議學校要與中學生們就“佔中”話題“講一講”。學生代表與校長、德育處、教務處及負責生涯規劃、公民教育的教師開會後達成共識:“不定性事件、不單純講支持或反對”,一切由同學自行分析。

    結果,學生會和研習小組成員利用二十九日整夜,在教師輔導下將來自明報、亞洲周刋、香港電台、聯合新聞、澳門日報等有關“佔中”的報道輯錄成三十多頁的“假如我身歷其境——讓我們一起了解香港政改風波”PPT簡報表。從“佔中三子”、學聯、學民思潮對“真普選”的立場和認為應採取的具體做法,以至基本法中對“普選”的闡述及全國人大全票通過選舉辦法等,作完整交代。

    PPT簡報表於九月三十日在初三至高三的公民課上自動播放,教師從旁觀察,不發一語。觀畢後學生完成同由學生會和研習小組設計的“不記名”工作紙,從政府、學生或市民、警察、家長等四個關鍵角色中任選兩個,以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目標,思考角色所應履行的社會責任和認為可行的做法等。目前正由教師和同學將所有答卷作分析統計,預計兩周後會有結果。

    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高錦輝認為,學生在網絡平台表達“佔中”言論時可能會針鋒相對,受到攻擊,且網絡訊息中多存在不可靠訊息,學生願意主動與校方溝通,承擔起收集各方主流媒體意見的工作,嘗試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這過程本身就是一堂很好的公民教育課。

培正敬師遊佛山2014-09-22

230 20140922134535 106143056805908053687301294632318157745031n 1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4-09/22/content_937277.htm

 

【本報消息】為慶祝教師節,表達尊師愛校美意,澳門培正同學會本月十四日舉行敬師一天遊,近百位現職及退休老師參加。

    該會名譽會長葉紹文在順德設午宴,以鳳城佳餚款待師長。會長莫志偉在宴會上致詞,感謝所有老師的努力,為培育紅藍兒女付出不少辛勞。該會每年均在教師節期間,以不同的方式向師長聊表心意,表達同學們敬師愛校之情。

    當天,同學會執委與老師們暢遊佛山名勝,飽覽禪城新貌,盡興而歸。參與活動的校方及同學會人士尚有康顯揚、陳敬濂、伍華佳、陳景煌、陳振華、馮柏基、葉朝輝、陳志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