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澳同根共傳承 非遺文化綻新姿2025-03-21

3月19日上午,本校小六年級18位學生在馮少嫻主任、梁綺婷老師和鄭智伶老師的帶領下,赴橫琴參與由子期實驗學校主辦的「粤澳同根同源話非遺春節」交流活動。本校和子期實驗學校聯合展示了學生研習成果。粵澳四校跨學科實踐探索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鄭智伶老師帶領學生在交流中分享「春節」專題研習成果:從「品年味」的飲食文化、「看風俗」的習俗演變,到「探起源」的歷史脈絡,師生們以生動的圖文解說展現春節淵源、文化、民俗內涵。現場播放了我校小六年級寫揮春、貼春聯的短視頻,還在現場展示鑼鼓伴奏舞醒獅、川劇創意變臉表演,並向嘉賓贈送親手書寫的揮春與親手製作的剪紙,將傳統技藝與新春祝福融為一體。
與會學者、專家高度肯定我校學子的創新實踐,強調「非遺傳承需扎根傳統、擁抱時代」。隨後師生共同參觀了三星堆文化特展,透過古蜀文明的青銅神樹與面具,進一步感悟中華文化的多元與深邃。
此次活動不僅是粤澳兩地教育合作的縮影,更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悟非遺的「活態傳承」。雙方將持續深化交流,共築非遺文化傳承的橋樑。
提升人際溝通 以調解思維解決問題2025-03-20

在3月18日下午,澳門國際談判調解學會的陳錦源理事長、彭向強副會長及楊驕艷理事在校園內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又精彩的「綜合實務調解技巧工作坊」,為同學們推廣調解的重要性,幫助同學們提升人際溝通能力。
活動期間,陳理事長詳細介紹調解的概念和優勢,並分享了實踐中的溝通要訣。除了理論知識,活動還精心設計了多種互動情景,引導同學們用調解的思維解決問題。活動反應熱烈,同學們積極代入角色,身臨其境地體驗調解的魅力,並將所學技巧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透過這次活動,同學更學會如何在複雜的矛盾中理清思路,找到和諧的解決之道,並表示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更加和諧的人際關係,為未來的人生奠定穩固的基礎。
“廣兆杯”中學生徵文比賽奪得佳績2025-03-20

本校同學早前參加由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和福建省平和縣教育局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廣兆杯”中學生徵文比賽,奪得佳績。同學通過寫作豐富藝術文化生活,且感受家國情懷及思考青年擔當。
初中組一等獎:
S1F傅靖芝 (指導老師:蔡桂枝)
S2A吳雨慧 (指導老師:張琦)
S3F李雨韓 (指導老師:余少君)
初中組二等獎:
S2A伍可涵 (指導老師:張艷)
S2B施以昕 (指導老師:張琦)
S2B鄧雨霏 (指導老師:張琦)
S2C李松茵 (指導老師:張琦)
S2F梁紫盈 (指導老師:張琦)
S2F嚴雅懿 (指導老師:張琦)
S3C楊曉桐 (指導老師:余少君)
初中組三等獎:
S1D陳芷澄 (指導老師:謝敏琪)
高中組一等獎:
S5B胡家瑋 (指導老師:張柏恩)
S5B陳鶴珣 (指導老師:張柏恩)
S5F張蔚蕎 (指導老師:柯志華)
S6B陳可為 (指導老師:方秀娟)
高中組二等獎:
S5A劉可唯 (指導老師:張柏恩)
參觀香港新聞博覽館及《南華早報》總部2025-03-20

本校中學英文社團Pui Ching Media & Public Relations Team 一共10位同學,於3月11日在導師杜詠詩帶領下前往香港,參觀香港新聞博覽館及《南華早報》總部。
同學們首先在資深傳媒工作者張顯譽先生的帶領下參觀香港新聞博覽館,透過珍貴的展品了解香港媒體近百年的發展。身兼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兼職講師的張顯譽先生,特別用英語為我們同學主持了一場媒體素養講座,通過案例解析假新聞特徵,強調事實核查(fact checking)在資訊時代的重要性。
隨後團隊造訪《南華早報》銅鑼灣總部,獲編輯曾愛盈女士接待。身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職講師的曾女士,以英語分享前線記者經歷,講解如何發掘新聞故事及培養新聞觸角。通過實地參訪與專業講解,同學們不僅深化了對傳媒行業的認知,重新發現閱讀新聞及留意時事的興趣。參與學生回饋此次深度交流有效提升專業視野,對媒體素養養成具有顯著意義。